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
何以敦煌
第62版:文化 2024-09-30

何以敦煌

王悦阳

北凉石塔。摄影/范筱明、朱昱伟

下图:盛唐45窟。 摄影/王悦阳

左上图:中唐158窟。 摄影/范筱明、朱昱伟

右上图:西魏285窟。 摄影/范筱明、朱昱伟

下图:归义军衙府酒破历。 摄影/范筱明、朱昱伟

上图:多国文明艺术的融合,成就了“何以敦煌”。 摄影/范筱明、朱昱伟

千年遗珍,文化瑰宝,跨越千里,同频共振。毋庸置疑,“何以敦煌”艺术大展仅仅是一个开端,通过上海旅游节这个重大平台,借助“文博+”和“旅游+”的双向赋能,广大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可以欣赏到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旅游艺术盛宴,持续促进流量聚起来,人气热起来,消费旺起来。

记者|王悦阳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中国古人花了一千多年开凿出南北长1680米的敦煌石窟群。时至今日,敦煌不仅成了中国璀璨文明的活化石,更是“一带一路”上的绚烂明珠,难怪有人说,“世间有几处地方,有生之年总觉应该一到,敦煌便是其一。”多少年来,无数人曾跋涉千里,只为一睹敦煌莫高窟千年佛像唇边微笑,感悟千年沧桑,体会人间至情。

尽管莫高窟是不可移动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但敦煌的巨大文化与艺术影响,始终在全世界传播着。9月20日,2024年第35届上海旅游节导入的重磅文博活动——“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正式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盛大启幕,这是上海旅游节首次引入重量级文博大展项目,为2024年第35届上海旅游节增添了重要的文化元素和产品内容,也为广大市民游客营造了身临其境“在上海,看敦煌”的特别文旅体验。可以说,这场跨越三千公里的文化艺术大赏,让古老敦煌东方神韵与新兴上海国际风范在上海旅游节这一平台上碰撞出璀璨的火花,既是IP的相互赋能,也是文旅的同频共振。

“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聚焦“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历史,以“文物+复刻经典洞窟+壁画彩塑”为形式,从敦煌研究院调集大批极具代表性、极具稀缺性的一二级珍贵文物及历代专家临本等,包括禁止出境文物,以及多件首次赴沪展出文物,并复刻莫高窟经典石窟群,是“展品类别多样,展出规模庞大,展示内容稀缺”的年度敦煌艺术代表性大展。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向记者透露,本次展览汇集敦煌研究院馆藏展品共计168件套,多件重量级国宝文物是首次亮相上海,这是有史以来敦煌文化艺术展品在上海最全面最多样的展出。可以用一组数据来总结“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的亮点,那就是:“6-6-6-168-195”即第285窟、第45窟、第320窟、第158窟、第17窟、第3窟这6座莫高窟经典洞窟复制窟;北凉石塔、莫高窟六字真言碑、圣历碑等6件在上海首次展出展品;6件价值珍贵的“藏经洞遗书”原件及其复制品;168件/套展品;以及195文物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全面展现了敦煌石窟的历史沧桑与艺术魅力。正如张元林副院长所说的那样:“敦煌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特质,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在今天也富于启示意义。”

千年敦煌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画而闻名天下,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及阳关的所在地。

“敦,大也;煌,盛也。”据史籍记载,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欧亚大陆之间的中西交通(今称“丝绸之路”)。而敦煌正是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汉代敦煌,向东,可达长安、洛阳,继续东走,可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向西,经过西域的南北两道,越葱岭可通向中亚、南亚印度、西亚波斯,乃至地中海的古希腊和古埃及;向北,越戈壁沙漠,沿天山北麓西行,进入草原丝绸之路。因此,位于西部边陲的敦煌,处于丝绸之路的战略要冲,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又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古人谓敦煌“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其中,莫高窟无疑就是古代中西文化在敦煌交汇交融的璀璨结晶。

此次展览的第一个单元“丝路·敦煌”,从伟大的张骞“凿空西域”、各国商人“互通有无”开始,多元文化的汇聚,让敦煌这朵戈壁之花盛放,让阳关玉门关千古传唱,让莫高佛国成为心灵驿站、丝路明珠。

在莫高窟第323窟发现的唐代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克让修复莫高窟佛龛时所写的《重修莫高窟佛龛碑》,当中记述了石窟的一段始建历史和缘由;据称在苻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两位僧侣乐尊和法良行经敦煌鸣沙山,突然见到山顶有金光笼罩,宛如千佛现身,立即四出募捐,就地建造了第一座石窟,以作纪念。消息传开后,商旅纷纷差使在此修造石窟,以期旅途平安。这样一直延续到元代,经历1000多年。历朝历代,善男信女竞相凿窟供养,画壁塑像,香火绵延千年,直到明代,随着国力渐弱加上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敦煌才荒废湮没。据一些古书记载,敦煌地区石窟数量达千余个,至今仍保留的,至少有莫高窟、西千佛洞石窟、东千佛洞石窟、榆林窟等多处。在这些洞窟中,只是对留有壁画或塑像的洞窟安排编号,目前就已有492个,保存着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纥、西夏、元、清、民国等时期的壁画45000多平方米,若把这些壁画以1平方米横向排列,长度可达45公里,是一座博大精美、无可比拟的历史画廊,所以人们喜欢把莫高窟比作“墙壁上的图书馆”。此外,在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还保存着历代彩塑3390身,其中圆雕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以及唐、宋、清、民国等时期的木构建筑10余座。另外,莫高窟曾于1900年发现藏经洞,保存了4至11世纪的佛教经典、经济文书、文学、科技、史地资料以及帛画、纸画、织染刺绣等文物5万余件。

此次展览的第二单元“石窟·净土”,无疑是本次大展的重头戏。复刻敦煌极具代表性的6个经典石窟,让观众能够享受“身在上海,眼在敦煌”的奇妙感受,身临其境地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

1900年夏天,道士王圆箓无意中发现藏经洞,在3平方米不到的洞窟内竟堆满5万多件中外文书、经卷、织绣和画像,是从三国魏晋到北宋一千多年间的古文献。这一发现轰动世界,英、法、日、俄、美等国闻风而动。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20多天的时间内,蹲跪在狭窄昏暗、灰尘呛鼻的洞窟内,翻看了近两万件敦煌遗书,平均每天阅看1000件,每小时100件,其工作强度可以想见。最后,他从中盗走精品约五千件,运回法国,这批遗书公认是最有学术价值的。敦煌遗书散落海外,历史学家陈寅恪曾沉痛地说:“敦煌者,我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这也正是展览第三单元“遇见·藏经洞”的主题,集中展示“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这个20世纪人类文化史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通过洞窟还原,历史文物展陈与研究资料分析,全面展示它的发现与文物流散,以及我们今天为文物数字回归做的努力。

也正因有着这样的伤痛,终于在1944年,国民政府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任命常书鸿为所长。自此之后,从常书鸿、张大千、段文杰到今天的樊锦诗,一代代“敦煌人”用七十余年时间把中古时代的繁华之地再现于世人面前。因此,在展览的第四单元“坚守·传承”,主要展示几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展示敦煌石窟保护工作“看守式保护——抢救性保护——科学性保护——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

精美壁画

莫高窟艺术的成就,是世界上留存至今的任何佛教遗址所无法比拟的。进入洞窟,庄重的佛陀、仁慈的菩萨、灵动的飞天、壮美的佛国、动人的故事、有趣的生活、富丽的纹饰,一一进入眼帘,在人们面前展现的是领域异常广泛、内容无限丰富、美不胜收的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艺术宝藏。千年遗珍,通过生动的壁画和彩塑艺术,形象地反映了千年佛教和佛教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它保存的2000多尊彩塑,真实地反映了千年彩塑发展创新的成就和脉络;它保存的45000平方米壁画真迹,真实地再现了千年已失传的诸多绘画名家的人物画、建筑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不同画种发展创新的成就和脉络;它在壁画中描绘了千年间农耕狩猎、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音乐舞蹈、体育百戏等充满情趣的社会生活和民情风俗。站在世界文明的角度来看,莫高窟代表了世界多种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艺术的杰出成就,是世界多种文明融合的结晶,是千年中外文化艺术和我国多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的见证。

在敦煌石窟中,几乎窟窟都有说法图、经变画。这些壁画以描写人物为主,因此,其中有大量的服饰及纺织物的图形,不但历史风格各异,而且有许多少数民族和国外的服饰纹样。这充分体现敦煌这个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昔日的辉煌,这对现代人研究古代服饰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在敦煌壁画中,还表现了历代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如: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商贸;军事和体育方面的珍贵画面和史料;也是中国古代生活的写照;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记录等等。另外,敦煌也可以说是一座民俗史博物馆。1000年间的中国古代民俗概貌活现于壁画之上,不仅包括现今已看不到的事象,还包括流传到今天的民俗民风。由于纸绢绘画作品不易保存,宋代以前的民俗画真迹已绝无仅有,敦煌壁画堪称珍贵记录。

此次展览的复制石窟中,最值得一看的无疑就是45号窟,进入洞窟,几乎让人瞬间无言——一种大美的震慑。特别是两侧妩媚的菩萨像,堪称绝品——这两尊盛唐彩塑抬头仰观,面相圆润,云髻高耸,双目微启,眉目间似笑非笑,神情间恬静圣洁,身形则一曲三折,婷婷婀娜,衣纹垂坠若流云,立于佛像两侧,一种垂怜众生的神态让人望之而感动,复生庄严之心。洞窟两壁,还有精彩的经变画,一是观音经变,一是观无量寿经变,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是盛唐绘画“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最好诠释。

中唐第158窟是莫高窟最著名的涅槃窟之一,其涅槃卧佛神态庄严慈祥,造型细腻生动。涅槃像侧壁上有弟子举哀画图,均是皇皇巨制,精美之极。卧佛全长15.8米,释迦右胁而卧,肌肤若圆润透明,神情则通透安详,唇含笑意,如莲花乍开,进入真正的“寂灭为乐”涅槃之境。与此涅槃像相呼应,洞窟南、西、北壁的壁画描绘的是弟子与世俗人物的举哀图,表现了他们得知佛陀入灭后极度悲恸的场景。涅槃佛周围壁上绘有侍女挽扶着的头戴冕旒、身穿大袖裙襦的汉族帝王,以及吐蕃、突厥、回鹘等各族以及南亚、中亚等国的王子,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的密切和国际交往的广泛。

第285窟位于莫高窟中部二层,主室为覆斗顶方形窟,窟正壁(西壁)中央大龛内塑善跏坐佛,两侧小龛内各塑禅僧像,左壁(南壁)、右壁(北壁)各开四个禅窟。此窟保存完好,其右壁有西魏大统四、五年(538、539年)的造窟题记数方,是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对于研究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窟内容丰富,既有佛、菩萨、飞天、力士等,又有伏羲、女娲、雷神、雨神、婆罗门教诸神、西方的日月神等中西方不同的神灵,因此,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段文杰把285窟称作“万神殿”。

第320窟建于盛唐晚期,主室覆斗形窟顶,正壁敞口龛内塑像存一佛、一弟子、二菩萨;龛顶画说法图一铺,龛口沿画团花边饰,龛下底层壁画为盛唐画供器等,表层为宋画供养人及狮子;北壁画观无量寿经变一铺,南壁画阿弥陀经变一铺。此窟南壁阿弥陀佛说法图上部的四飞天一前一后分拥两列;前两身对称地拥护在华盖的左右两侧,一手撒花,一手接引,身材婀娜多姿,飘带跃然有声,后面两身飞天对称紧随其后,亦作撒花接引之势,长长的飘带衬托出飞行中轻盈灵动的体态。整个画面由飞天和流云组成一幅动态的场面,加上绚丽的色彩,生动地表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境界,是莫高窟唐代飞天的代表作之一,被常书鸿先生誉为“最美飞天”。

到了元代,著名的第3窟则是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这也成了莫高窟晚期石窟艺术的绝响。在敦煌,第3窟是一座永不开启的石窟,观者很难见到其真实的面貌,但通过展览之中的复刻洞窟,人们可以一窥其神秘面纱,特别是两壁线条纯熟婉转,造型庄严生动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画像以焦墨勾勒,色彩淡雅,造型蕴藉、庄重;特别令人称赏的是丰富多彩的线描,衣裙如兰叶,如折芦,人物面容、肢体则用挺拔遒劲的铁线描……中国人物画的线描,几乎已荟萃一壁。其画风与同时代的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有异曲同工之处,无论造型还是线条,已摆脱了西域文化的影响,成为纯正的中国传统古典绘画艺术语言,其构图之繁复,线条之精美,笔触之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体会敦煌壁画之美,此次展览呈现了85幅临摹壁画,这些临摹画作者均是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敦煌研究院前辈。敦煌研究院文博馆员华尔洁向记者介绍:“前辈通过原样临摹、客观临摹、研究性临摹呈现出的作品,这部分作品到现在为止也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如今也被我们当做文物一样对待。经过七八十年的时间,原洞窟的壁画可能又消退了一些,没有那么清晰了,这些作品就成为了我们能考证原壁画的珍贵资料。另一方面整理、研究性临摹,是老先生们根据敦煌莫高窟壁画、古代服饰颜料的研究,把褪色、变色的壁画考证出来,所以又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历史遗珍

除了复刻洞窟与临摹壁画外,此次大展的几件珍贵历史文物,无疑是展览最具看点之处。北凉石塔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一批佛教石塔。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现存体积最大的北凉石塔是国家一级文物,发现于敦煌党河淤泥中。石塔残高96厘米,底径48厘米,顶部残缺,绕周雕八个龛,内浮雕七坐佛及一交脚弥勒菩萨,现尚存五龛较完整,龛际之间刻供养人;塔身圆柱上分刻汉文《增壹阿含经•结禁品》和婆罗迷文《缘起经》,残存11行。其形制、图案、铭文中西元素交融,是佛教东传中土并与中国文化融合、逐步本土化的见证。

还有著名的莫高窟六字真言碑,出土于莫高窟第61窟,为元代著名碑刻。碑身上额阴刻“莫高窟”三字,碑身中央刻四臂观音像,观音像周围刻有梵文、藏文、汉文、西夏文、蒙文、八思巴文共六种文字的“唵、嘛、呢、叭、咪、吽”;另刻有功德主、立碑人等82人的汉文题名,其中有蒙古、汉、党项、回鹘等族人。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莫高窟六字真言碑反映了丝绸之路上多民族文化长期共存、相互影响、包容互鉴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和格局。

还有一份北宋年间手书的“酒账单”——《归义军衙府酒破历》颇为传奇,这是一千多年遥尊中原王朝为正统的敦煌当地归义军衙府公务用酒的“流水账”,其头、尾皆残,存49行,其中记有沙州使臣喝了多少酒,于阗人喝了多少酒……这一酒账不仅是历史实物,也是古代书法的重要遗存,十分鲜明地复活了千年前敦煌地区的生活细节。由于历史原因,它曾被一分为三,一段存于中国;一段流落于日本,后被捐献回国,开创了敦煌文献回归故里的先河;一段仍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它反映出敦煌当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并入选国家宝藏,此次也是首度来沪展出。

此次上海首展的珍贵文物还有一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该刺绣于1965年在莫高125窟和126窟前崖壁的石缝中发现,被列入中国禁止出国(境)展览的195件文物之一。这幅残缺的绣品以绸为底满地施绣,佛坐于正中莲台之上,右侧菩萨侍立,莲台下左右分列四女一男五位供养人,下方绣有发愿文,为已知最早的满地绣像及最早的佛教刺绣作品。其针法独特生动,色彩极具装饰性,魏碑书法具大家风范,人物服饰、发愿文字等包含大量的历史信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历史价值。

文旅融合

有谁能够想到,从鸣沙山上的第一凿石斧落下开始,直至今日,敦煌已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至今年已经整整1658年了。以莫高窟佛教艺术和藏经洞文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和艺术,是在丝绸之路千余年发展演变的背景下,由来自印度、希腊、中亚和西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种文化、艺术与中国文化、艺术不断交流、融汇,进而创新形成的古代人类文化、艺术硕果。它们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古代中西方多元文明交流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于现代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此次“何以敦煌”艺术大展在上海的举办,无疑是一次展示敦煌历史文化,融合文旅的良好契机,相关文旅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围绕“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这一核心资源,利用丰富的行业经验,不断推出新潮“文博+旅游”产品,为提升观展和旅游体验、繁荣文旅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历史上看,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今天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可以说是一样的。”甘肃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白坚表示,在上海展出敦煌大展,可以促进两地的文旅交流,通过上海这座窗口更好传播敦煌文化,也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到敦煌实地去看看。“上海是当下的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敦煌见证了多元文化包容互鉴的历史,期待通过双向赋能,讲好中国故事,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来上海、见敦煌。”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重大活动办公室主任李平看来,这场跨越三千公里的文化艺术大赏,让古老敦煌东方神韵与新兴上海国际风范在上海旅游节这一平台上碰撞出璀璨的火花,既是IP的相互赋能,也是文旅的同频共振。

“何以敦煌”大展开幕当日,中华艺术宫策划了覆盖全天的丰富美育活动,包括手作体验、岩画临摹、漆艺DIY、艺术脱口秀等,并且将场馆开放时间延长至夜间,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美术馆奇妙夜”。展览期间,中华艺术宫推出“何以敦煌”系列名家讲座,邀请敦煌研究、美术、文博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以每两周一场的频率引领大家近距离领略敦煌这颗丝路明珠不平凡的前世今生。每个周末,观众还将有机会参与原作客厅、岩画体验、壁画临摹等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感受敦煌艺术的魅力。

千年遗珍,文化瑰宝,跨越千里,同频共振。毋庸置疑,“何以敦煌”艺术大展仅仅是一个开端,通过上海旅游节这个重大平台,借助“文博+”和“旅游+”的双向赋能,广大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可以欣赏到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旅游艺术盛宴,持续促进流量聚起来,人气热起来,消费旺起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