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年轻人,当更有锐气
第10版:封面报道 2024-12-16

年轻人,当更有锐气

姜浩峰

年轻人就该朝气蓬勃。

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评委:复旦大学哲学社科领域一级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思和;曾任上海纽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俞立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病理生理学家、上海交大医学院原院长、海南医科大学校长陈国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新闻大学》主编张涛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评论家毛尖(从左至右)。摄影/王哲

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于2024年6月启动。摄影/王哲

经过五位评委严谨的审稿和评选,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评出金笔奖、银笔奖、铜笔奖。摄影/王哲

在智能软件已能煞有介事地帮忙写文章的时代,是否有人思考过,写作的未来在哪里?

主笔|姜浩峰

何以学文?

“年轻不可轻”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自今年6月启动之后,从上海,从深圳……从全国许多地方发来参赛稿件共计15868篇。

不知道参赛者们提笔之前是否会去想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写文章?在未来的岁月中,文章、文学,是否还有如往昔一般的重要作用?

大约1800年前,曹丕就在《典论·论文》中第一次把文学称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到了公元21世纪20年代,在智能软件已能煞有介事地帮忙写文章的时代,是否有人思考过,写作的未来在哪里?人类是否会出现一个不再需要文字的时代?我们的情感还会寄托在文字之中吗?

本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收到的稿件中,还真有一篇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这些问题。那就是本次大赛的唯一金笔奖作品:上海市崇明中学陈睿杰同学的《何以学“文”》。

获得银笔奖的两篇作品——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纪洛瑶《拯救被“梗”吃掉的文字》、杨浦高级中学王思媛《AI时代,创造力将被我们置于何处》,也多多少少从不同的侧面在回应“何以学文”或者说“何以为文”之问!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为文者,是否有底气接续“文章之无穷”?通过社论大赛我们看到,果然是“年轻不可轻”。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的参与者,用行动说话,用那少年意气、指点江山的笔锋,见证民族之复兴、时代之巨变,并让自身的思考与观点,通过文字而抵达明天。

年轻人,你可以尖锐一点

2024年11月26日,本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五位重量级的教授评委,最终评选出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的金笔奖、银笔奖、铜笔奖作品,陈睿杰作品《何以学“文”》荣获金笔奖。

复旦大学哲学社科领域一级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思和,曾任上海纽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的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俞立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新闻大学》主编张涛甫,是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的老朋友了。在首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的颁奖典礼上,他们的点评获得了参赛同学乃至关注社论大赛的广大师生的特别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病理生理学家、上海交大医学院原院长、现任海南医科大学校长陈国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评论家毛尖则是教授团评委的新成员。

陈国强院士表示,作为医学病理生理学家,当社论大赛评委是一次“跨界”,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更好地了解当代学生。在评选过程中,陈国强称,《何以学“文”》一文能够胜出的一大理由在于,当“张雪峰们”唱衰文科的时候,陈睿杰同学提及“当下,人们对文科的偏见确实存在,恐怕还有误读”。陈睿杰在写道“从高中政史地的必修课上管中窥豹,感受到人文学科博大的思想和精妙的创作”之后,笔锋刺入“我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终极追问。显然,这样的追问,亦是历代大医会念及的话题,引起了陈国强的心灵共鸣。

如果一位青年学子有大情怀,有站在当下探看未来的眼光,一如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征集令中所提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非常之见地”,则必然寻求与社会各界的共鸣,而并非单单只发出自认为有价值的跫音。

《新民周刊》记者注意到,《何以学“文”》出自高三学子之手,且在开篇就提到了《上海市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物化双选,选专业自由度在95%以上;非物化双选,选专业自由度则在55%以下”,这位高三学生分析,“未来,似乎选‘理’已然是大势所趋,而文科则有式微之势”。从新闻时评的角度看,陈睿杰同学抓住了“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考生将理科学习作为自己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这一新闻事实,特别是媒体报道教育博主张雪峰引导大众偏重理科,轻视文科之现象,进行评论。他认为,“文理本就是一家,两者相得益彰,彼此借鉴”,并列举了微积分的奠基人莱布尼茨在数学和哲学领域都有建树,以及康德、休谟等欧洲先贤的成就与观点,来论断学文的终极意义。作为高三学生,陈睿杰表达了当代高中生关于升学与选择未来大学专业的忧思。

陈思和教授认为:“《何以为‘文’》从作品本身看,行文、立意都值得一读。”

专家评审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纪洛瑶同学的《拯救被“梗”吃掉的文字》一文,最大的优点是关注了当下年轻人所遇到的问题。纪洛瑶写道:“玩梗这个问题看似不起眼,背后却反映着学生跟风,网红博眼球炒作,当代年轻人‘文字失语’这些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面对网上层出不穷的“yyds”“awsl”等等所谓专用语,纪洛瑶写道,“这些看似毫无规律的字母,如果不上网了解,你绝对不知道它是表达赞美的网络用语”。陈思和教授打趣道:“想要了解这些字母组合的含义,真是要有点学问的。”

纪洛瑶的作品得到了教授团评委的一致注意,引起了争鸣。大家也认可她“去拯救被‘梗’吃掉的文字,让更多人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这一结尾之论断,是有一定见地的。

阅读了投稿文章后,毛尖教授以一如既往的犀利风格评论说,虽然不少参赛作品从文通句顺、行文结构等衡量,没什么毛病可挑,主题不乏宏大,却未必与年轻人的生活相关。“我觉得年轻人写一些与自身利益相关,与自身生活相关的主题更好!此外,希望青年人的笔尖更有锋芒,体现出青年人应有的锐气。”毛尖说。

“一些作品,看上去没啥大毛病。唯一的毛病就是,看上去不是那么的耳目一新,似乎有点‘高考感’。”毛尖称,原想从青少年的文章中看到一些“更狂悖的想法”。

不过,张涛甫教授从“社论”这一体裁的特殊性上解读说,“社论”不同于一般媒体“评论”。“社论”理论上代表一家媒体的观点,因此行文需要有稳重的一面。

未来,用怎样的“笔”表达?

人工智能时代,所有提笔写作的人,都不得不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环境。陈思和教授坦言,“现在人工智能也能写文章,而且写得蛮漂亮的”。

“这可怎么办?”

新技术带来的困扰,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多次。以中华文化而论,文字发明之前,恐怕只有朗朗上口的有韵脚的诗篇能够成为口头文学,并流传、传承。实物载体出现以后,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字体的变化实际上是在适应载体由龟甲兽骨、钟鼎、石鼓转到竹简。而竹简所能承载的信息,与甲骨相比,就犹如日后的5英寸电脑软盘与纸张的区别一般。换言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第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诞生了诸子百家,乃至流传至今且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经典文章。其中,《论语》《孟子》《庄子》《孙子兵法》等等中一些文字,思辨性的语言,夹叙夹议的风格,是不是也给当代时评以丰富的养料?

纸张和印刷术的逐步发明,令文章可以写得越来越长——从唐宋传奇这种短篇,到明清时期可以有《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小说。

就媒体来说,文章并非越长越好。2024年9月9日是《新民晚报》创刊95周年。“林放不老——赵超构手迹暨《延安一月》出版80周年展”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举办。

笔名林放的赵超构先生在1956年主持《新民报》改版之际,曾提出“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的“三句口号”。林放所撰写的“未晚谈”杂文,篇幅都不长。这些大多写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文章,影响力穿越了时代!

在微博上,有一位名为“无名花”的博主在2022年仍在读《未晚谈》,且不吝发表对赵超老文章的喜爱之情,贴出这么一段文字:“豆干小文章,字字赛金针。言浅出深理,情挚扬激愤。痛诋假恶丑,力倡美善真。文章得民心,举旗明爱憎。”

及至如今,由赵超构用笔写作于纸上,排印于铅与火的时代的《未晚谈》早已跃然网上——在传统的PC端,在微博微信等所谓“两微端”,甚至在抖音、今日头条等等端口,以不同的方式仍有传播。

回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的报刊开始大规模告别铅与火的印刷时代,改为电脑排版印刷。当时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投稿作者,都面临“换笔”的问题!如今即将闯入5G时代,是不是又得面临新一轮“换笔”?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陈羽鳞同学的铜笔奖作品《专我所长,择我所爱》某种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陈羽鳞关注到的新闻事件是有关北京大学学子钟芳蓉的。以676高分考入北大考古学的留守女孩钟芳蓉,荣获敦煌研究院石窟考古岗位面试第一名的成绩。她即将奔赴敦煌,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奋斗。陈羽鳞亮出自己鲜明的观点:“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热门专业可能会‘爆冷’,新兴专业也有可能崛起。少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就业风向,吾辈青年应做到习得一身硬本领,应国之召唤,勇接时代接力棒。”这样回应时代之问,实际上传承接续了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振臂一呼。同时,也一并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笔’写作”之问。

当今社会,科技革命接踵而至,然而,总还有人从事古籍修复、书法创作等等工作,要与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打交道。无论使用哪种思维方式:人生有限之年,岂尽无限书籍?但取深心,取适为妙!

少年心,当真情流露

翻看入围妙笔奖的作品,题材多样。在遴选之际,专家们并不以个人对所议事物的好恶为评判标准。比如上海市青浦高中韩嘉怡同学的作品《“狼性”文化当休矣》,其观点并没有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有专家认为当代青年缺乏“狼性”,太“乖”,因此不必提“狼性”文化当休矣,但因为文章行文顺畅、言之有物、能自圆其说,这位专家仍给予高分。

再看深圳大学附属中学殷若兮同学的《警惕博物馆流量化》、深圳红岭中学彭胤瑄同学的《追上那个“快跑”的“萝卜”》、上外云间中学王孙静姝同学的《中国铁路发展究竟有何意义?》等篇,不仅立意、行文都有自身特色,而且选取的议论话题是其他投稿中少见的。

奉贤中学顾芯瑶的《当小城叙事不再沉默》话题也很别致!作者通过“2024年一支名为《工厂》的歌曲迅速走红”“县城文学的重新流行”,观察到小城叙事这一文化现象,与自身所触及的社会生态结合,作者最终得出自己的见解:“每一种生活都有每一种姿态,学会真正地‘看见’,摒除虚无的符号象征,接纳多元,去看见藏在脊背沉浮下的辛酸挣扎,才能触摸到每一座具体的城、每一个具体的人。”作者在塑造一篇社论作品的同时,也在对自己的思想作一番自我培养与塑造。

深圳实验学校杨希哲同学的作品《鬓毛无改乡音衰——家乡话的去与留》、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李帛纹同学的作品《重塑家庭:如何改变功利主义生育观念》,都不是一般标准下的“宏大主题”,却在较小的切入点,以小见大,发掘了人们关心的议题,且观点鲜明、独特。做到这些,对高中生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本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组委会和教授团评委也关注到一个现象,有部分学生来稿议题比较集中。比如“黑神话悟空”“没苦硬吃”,甚至一些婚恋议题。总体上看,议题集中的原因要么是高中生确实比较关注某些特定话题,大家自发将视角集中到某个新闻点上;要么就是老师集中出题,学生命题作文所造成。也或许是毛尖教授所谓部分作品有“高考味”的一大原因。

专家评审环节,各位教授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亦即焦点议题不是不能碰,但想要脱颖而出,自然难度更大。在本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中荣获金笔奖、银笔奖、铜笔奖的优秀社论,都有与众不同的真见地,以及行文新颖脱俗超出普通读者想象又贴合实际的修辞手段。总之,在题材相近之作中想要脱颖而出,恐怕还需要参赛同学们有更多独辟蹊径的思考,以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

评审过程中,评委专家们的严谨和严肃让人印象深刻,教授们特别提醒,获奖作品不能有语法、常识方面的硬伤,而且有必要对获奖作品进行查重,以保证评选的公平和公正。为此,本届社论大赛组委会对所有获奖作品进行了查重验证。

评审会上,专家争鸣,但最终教授评审团的意见聚焦在——

少年心,当落在真情实感与言之有物上!

这一点,也许能对参赛选手未来行文之路、人生之途有所参考,也更希望来年的参赛少年能够借鉴。

发乎内心,落于二维平面上的文字,仍然是当下时代之问、时代之思的最优表达方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