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陈思和:人文精神的讨论没有过时
第14版:封面报道 2024-12-16

陈思和:人文精神的讨论没有过时

陈冰

陈思和 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一级教授,文学评论家。

社论大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我觉得这条路是正确的。

记者|陈冰

今年,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一级教授、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再次担任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评委。1993年,陈思和等人文学者发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陈思和看来,人文精神的讨论依然没有过时。

评选结束后,陈思和教授感慨发言,今年参赛作品整体水平高,参赛文章涉及各种社会话题,无论是城市建设、网络用语对语文的影响,还是怎样爱国以及文理之争等热点话题,都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投稿作品整体不错,最后要选出最优秀的6篇,非常难选”。

“人的生命成长,始终是在面对不同方面的挑战,人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成长,克服贫困、危机、还有自身的问题,现在我们还需要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环境。”今年社论大赛一篇获奖文章,讨论AI时代人的创造性在哪里。“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也许学生提出的观点还很稚嫩,但他有这方面的立意,就非常不错。相信他会沿着这个方向深入思考。”

投稿社论中有一篇讨论老年人使用手机不方便的文章,让陈思和印象深刻。他说,这样的文章一定是作者有感而发。作者在文章中详细描绘了自己如何帮助爷爷奶奶进行身份验证时遇到种种的困难。“他讲得非常好,现代技术本身就应该是为人服务的,如果受限于技术的不完美,而把真正有需求的人群拦在门外,显然就违背了初衷。”这位学生建议,相关部门是不是可以多提供一些人性化服务,把线下人工服务作为托底方案,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群体先跨过技术鸿沟。“社论大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让他们能够在社会现实当中找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他们的看法,我觉得这条路是正确的。”

陈思和教授还偏爱一篇探讨“狼性文化”的投稿。这篇文章对现代社会中一些不人性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批判,作者认为狼性文化应该休矣。陈思和说,这篇文章观点有点尖锐,有一种正义感喷发而出。“如果从小就把这种正义感的种子埋在心底里,将来他能把正义感带到社会的营造上,我认为这个观点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多篇投稿文章谈及“文理之争”。“学文科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跟未来的职业连在一起。”陈思和说,文科思维的培养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人之所以为人,必须要使自己的人性长得丰满,对人的价值要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这些问题都是通过人文学科或者人文教育来解决。现在有很多人可能专业上很优秀,但在做人上类似白痴,或者说他没有能力应对社会的各种复杂的现象,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甚至不会处理自己的感情问题。”

陈思和教授说,人文学科的教育首先是帮助你做一个正常的人、一个丰富的人、一个美好的人。

(教授团评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