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陪伴 记忆中母亲的味道 风信子在冬日绽放 十字绣情怀 老伴笑我是“钱迷”
第23版:金色池塘/乐活年华 2020-01-11

老伴笑我是“钱迷”

□侯福根

我今年67岁,从年轻时起就喜欢搞点小收藏。

最近,我在集中时间整理多年来收藏的古今中外钱币。老伴看到我左手捏着钱币,右手拿着放大镜,对照着钱币手册,反复地观看、欣赏,爱不释手,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笑嗔道,你真是个“钱迷”呵!

我有幸收藏了一张“红一角”。中国人民银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有一张面值“壹角”的纸币比较特殊。其主要特征是正面图案中,行走中的人群是向右走,而不是向左走,整个版面是枣红色的。在那个年代,向右走那还得了,所以,发行不久就收回了,流通在市场的极少。五十多年过去了,“物以稀为贵”,这张被收藏界称之为“红一角”的纸币,市场价已被炒到了数千元。我是从外地退休回沪后,在床底下一本旧书中偶然发现这张“红一角”的。时间长远了,我已经记不清,是当年自己随手夹在书中的呢,还是这本我用三五元钱买来的旧书原来的主人“买一送一”赠送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上海城隍庙的钱币商店里,以1元5角的“白菜价”购得一枚“罗汉钱”。罗汉钱是专为康熙皇帝六十寿辰而铸的。康熙五十二年春三月,正值他六十寿辰,朝廷隆重举行寿仪,还特命宝泉局精铸一批小铜钱,称为“万寿钱”,以示纪念。传至后世,就成了吉祥、长寿、敬老、驱邪的象征物。作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罗汉钱流传甚广。经典沪剧《罗汉钱》就是根据著名作家赵树理先生的《登记》改编的,说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以罗汉钱为信物,私定终身的故事,其中《燕燕做媒》已成了沪剧青年女演员考试时的必考唱段。我在北方施工时,有一次路过正在盖房子的农家,看见他们将罗汉钱垫在墙基砖下。一位留着山羊胡的老汉对我说,有十八罗汉给俺看家,就再也不怕妖魔鬼怪了!从青年、中年直至老年,我一直将这枚罗汉钱带在身边,潜意识里有着祈求平安、激励奋进的心愿。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出国旅游的也越来越多了,我在照顾耄耋父母生活起居的同时,抽空也去过中国的近邻日本、韩国旅游。亲戚朋友们从国外旅游归来的时候,知道我的爱好,经常会将花剩的钱币(主要是硬币)赠送给我。积少成多,陆陆续续我已经收藏了100多个国家(地区)的钱币。我有一枚“法属印度支那”的硬币,还有一些前苏联的纸币和硬币,这些现在都已成了历史的见证。每当中国球队与外国球队比赛的日子,我会在微信朋友圈发上一张该国的钱币照片,提醒大家观看,为中国队加油!

每张人民币纸币,除了后期发行的壹分贰分伍分外都有字母冠号和独一的阿拉伯数字组合。收藏某些特殊的数字组合,如“顺子号”、“尾同号”以及对收藏者有特别意义的数字,很有意思。我的父母亲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生日是1929年9月20日。开始,我收藏了一张编号是“2929920”的百元钞(下同),后来当我收藏到一张尾数是“99999”的时候,萌发了收齐“22222”和“00000”的念头。功夫不负有心人,竟然心想事成了!我收藏了毛主席的出生逝世年份的“1893”和“1976”,希望能够在建党100周年前,再收到“1226”和“0909”。

收藏钱币,让我学习、了解到了很多古今中外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地区)的人文历史知识,让我享受到了收藏过程中的愉悦,让我结交了很多有共同兴趣的朋友。我想提醒与我一样的草根收藏者,收藏需要有强烈的兴趣和长期的坚持。钱币收藏,起点很低,但是切忌急于求“全”,以免受骗。比如,“老三花”硬币中的“牡丹1元2000”和“菊花1角2000”,当时发行量极小,是作为外销礼盒配套用的,市场上从未流通。如果贸然出高价去购买,很可能买到的是赝品。

老伴笑我是“钱迷”,我很开心!因为爱好收藏,让我的大半辈子生活更加充实。人生在世,总要做事。坚持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亦乐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