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跃中)来自灵光居民区的朱巧兰,不但自己是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员,还带着外孙一起做志愿者,平时更是时常自制居家用品变废为宝,如微型分类垃圾桶、微波炉隔热手套、酵素、收纳篮等,将“生态文明、家庭先行”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新年伊始,她和另外19位居民一起,在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举办的第5届“芷江民星”表彰仪式上,被授予“新时尚民星”的称号。
“芷江民星”是芷江西路街道评选表彰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品牌项目,至今已开展至第5届,前4届共涌现出近30位社区“民星”。每届都会结合所在年度的全国、上海重点工作,确定一个主题,如2014年围绕中国梦主题设定的“圆梦之星”、2016年纪念建党95周年评选的“党建之星”等。第5届“芷江民星”以“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为宣传主题,评选表彰了20位“新时尚民星”,获奖人数也创历届之最。
20位“芷江民星”中,有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也有爱岗敬业的一线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还有积极参与社区共筑共建的企事业单位职工。
来自南山居民区的王志凤,年逾八旬,当得知居委会要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时,王阿姨第一个报名参加。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依然坚持学习,向邻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来自三兴居民区的沈我平,右手残疾,没有握力,推行垃圾分类之初,看到湿垃圾投递中的不规范现象,他总会毫不犹豫地徒手将快餐盒、饮料瓶从剩饭剩菜里“捞”出来,不顾脏累。他同时还是一位交通文明志愿者,每天早、晚高峰坚守在市级交通文明示范路口——共和新路永兴路。
来自芷江西路市场监管所的沈今瑶,担任监管二组组长,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执法一线女工作者。她对垃圾分类监管工作提出“动真格”、“强落实”、“重实干”的执行标准,带领所里监管干部检查网络餐饮商家是否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油水分离器是否安装到位、利用食品安全公共检测实验室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