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治理,有宏观,也有微观。前者集中体现城市的发展目标,后者则真实反映城市的治理水平。如何让治理的触角延伸得更长?探索得更密?在系统化、智能化的赋能下,更多城市微观治理主体拥有了强健的“大脑”。
昨天,上海市城运中心处长锁晓东告诉记者,在初步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基础上,今年上海有望启动“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治理要素一张图、互联互通一张网、数据汇聚一个湖、城市大脑一朵云、城运系统一平台、移动应用一门户”,聚焦城市管理难点堵点,应用智能化分析和预警预测手段,发力培育智慧应用生态体系。
1.0版 增效赋能联勤联动
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通过各种交通方式来沪的人员,都需在上海“健康云”APP上自助填报和登记。但很多外来人员对上海不熟悉,一旦填报发生错误,又要及时找到这个人,怎么办?
这样的事真实地发生过。上海市卫健委信息化管理处副处长冯骏昨天告诉记者,当电话打不通、地址出错,以前处理这类事情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但通过“一网统管”平台的大数据筛选分析功能,仅仅3次滚动排摸,自动完善信息,这个人的真实信息就被补全,人也迅速找到,为防疫工作争取了时间。
类似案例不断发生。锁晓东说,作为“一网统管”的基本载体,上海城运系统充分利用智慧公安建设成果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已整合接入公共安全、绿化市容、住建、交通、应急、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气象、水、电、气等领域22家单位33个专题应用,深化联勤联动,围绕城市动态、环境、交通、保障供应、基础设施5个维度直观反映城市运行的宏观态势,为跨部门、跨系统的联勤联动增效赋能,初步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
上周日,傍晚时分,一场大雨突如其来。霎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而在此之前,今年上海首个雷电、大风的“双黄”预警已经出现在上海市民的手机上。
历经一年探索建成的“一网统管”1.0版平台上,有一张实时更新的防汛中央地图,实时采集全市157个水位监测点、550个雨量监测点和26个气象采集点的数据信息,共享了公安、建交等部门近1000个点的视频监视信息等系统数据。1418个排水泵站,近2.8万公里地下排水管网,736个疏散点,64个易积水点,1.4万个小区,100多个防汛队伍和车辆,都被连接成网。
上海市水务局信息中心主任黄士力告诉记者,往年汛期,因为道路积水导致交通不畅,泵车受堵,等到了现场水已退去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今,通过“一网统管”的大数据分析,泵车不仅能提前布置在易积水地区,还可以通过GPS定位系统远程指挥,通过最优路线进行调度。
“我们还将积水监测数据通过‘一网统管’平台,实时推送给公安、路政部门。”黄士力说,近500个立交桥下行路段都有水文监测端口,一有积水,立刻推送至交警采取封路等应急措施。
2.0版 探索更多应用生态
锁晓东表示,下一阶段,城市运行将探索在中台建设、应用基础、生态体系、相关流程和管理创新上发力。
如何加强城运中台建设?就是要推动城运中台成为城运系统的应用枢纽、指挥平台和赋能载体;打造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构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综合展示屏和移动端应用。
上周六,一个覆盖全市、涉及当下疫情防控的相关应用模块启用,这个应用从开发到上线并稳定使用,仅用4天时间。“基于‘一网统管’所构建起的开放协同大平台,有能力的信息化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快速开发各类实战应用。”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城市管理处副处长王明强昨天透露。
在此次抗疫工作中,类似应用层出不穷。比如市卫生健康委依托“上海健康云”App平台与市城市运行中心“一网统管”平台实时交互,构建起“来沪人员健康动态观察系统”,截至4月11日,该系统共计登记946.86万余人。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还将积极推进构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系统”。
这样的应用生态不断向城市治理的各个领域延伸。比如,市气象局正重点强化健康气象、城市网格化管理、交通和建筑工地等4个场景的气象服务技术、产品和机制,推进与预警发布系统对接,向用户智能推送的气象服务产品除了强天气预警信息,还有强天气带来的影响信息,同时提升灾害监测数据回溯分析和灾害风险早期识别能力,供政府决策和城市运行管理部门即插即用。又比如电力公司,可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用户户号、保修地址、坐标数据综合运用历史派工匹配、网格化定位等算法,实现抢修工单自动排发至各责任单位。上海市公安局也将与相关部门合力推进IDPS系统(城市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全力破解超大城市出行难。
线下管理需求引领线上智能化系统建设,线上信息流、数据流倒逼线下业务流程全面优化和管理创新,“一网统管”正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也在引发更多变革。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