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午睡 早有蜻蜓立上头(木刻) 有感于《鹦鹉说的最后一句话》 乡居观燕 我与刘江老师的一件往事 吃饭去!购物去! 倾听老友话书艺 不见白云山
第15版:夜光杯 2020-05-09

不见白云山

默 音

有朋友想去武夷山旅游,问我推荐什么景点,我必定答,白云庵。

当然不是说景区不好玩。武夷山景区无论从面积还是景致的丰富度都在国内首列,买三日通票每天进山玩水,也只是浮光掠影。

我去过武夷山几回,多在春末。四五月之交,是武夷山采茶的时分。靠近景区北门的天心村的路边和广场上晒满了青叶,空气充满茶多酚的味道。这是当地人最忙碌的时节,对于外地人来说,该是最特别的季节。

天心村的村民们从前住在茶山里,现在景区修了路,步行不算繁难,以前进出一次颇不易。茶山变成了景区,村子被迁出,各家的茶还在景区内。这也是武夷岩茶的特殊之处,茶树种植在高坡深涧,有些位置近乎险峻。采茶人和挑青叶的人需要耗费的劳动力也就比西湖龙井等缓坡台地茶大得多。

走在景区里,有时会遇见挑着担子飞快赶超游客的男子。一担一百五十斤起,工钱按斤算,一块钱一斤。这一趟来回要一两个小时,有许多上下台阶。我觉得他们很辛苦,当地朋友说,来干这个的大都是江西人,对他们来说正是农闲,出力气挣点“快钱”,也不错。

十斤青叶,能做一斤毛茶。岩茶经过多次烘焙,一斤毛茶,得六七两成品茶。武夷山岩茶这些年价格见涨,好茶三五千到上万一斤不等。当然,把游客拉去集体购物的地儿,说是本地岩茶,也有几百块一斤的。

说远了,讲一下白云庵。正式名称为白云禅寺,庵是当地人的叫法,因宋代是道姑居住,明末清初改为佛寺。这座小寺位于白云山上,在九曲溪的尽头,进山不用走景区,沿着田间路进去。春末的路边十分可喜,做清明果的鼠曲草点缀小黄花,野草莓通红,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开得正盛,细碎的白色粉色紫色。

最好在午饭前上山,因为寺里有斋饭。一路遇到上山的本地人,有些带着大米和食用油,是拿去给寺里的。还有些人带了装水果零食的提篮,显然打算在山上久坐。按武夷山人的习惯,他们还会自带茶叶和茶具。

太阳虽然爬到了半空,山里不见阳光,两侧的山壁覆满滴水的青苔,脚下的台阶旁是山涧,声如碎玉击响。除了野草闲花和苔藓,举目是茶。人走在茶树铺就的山间,这景象和数百年前并无不同。

斋饭没有定价,按心意付款。自己装饭菜,注意不要浪费打太多,吃完了自己洗碗。最近一次去,发现捐钱的箱子加了二维码,也算与时俱进。

餐后移步户外,正好对着碧绿的玉带模样的九曲溪,吹着小风往下看,水面上是花了钱坐竹排的游客,一件件橙色救生衣,远远看过去像迷你乒乓球。他们兴奋的喧哗传不到半山腰就散了,唯有风声在耳畔。

对于白云山和山上的茶来说,2020年的春天和任何一个春天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我们这些外来的武夷山爱好者因疫情被隔在了家中,无从得见抽芽的茶树与阳光下的九曲溪,也只能遥想那顿朴素的餐饭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