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读书,读完之后常常被老师要求写“读后感”,遇到喜欢的书,写满几页还意犹未尽,而“读后感”的读者,只有自己和老师。现在的“讲书人”有点类似于把读后感转换成一种声音和视觉产品,面对更多更广的人群。
每个人对于阅读的需求不一样,女性喜欢家庭婚姻类读物,孩子偏好童话绘本,老人可讲养生类话题,书籍种类繁多,讲书人也可以分成多种种类满足各种需要。讲书的基础便建立在现代人没什么时间和耐心去自己看完一本书的惰性之上,而讲书人的目的又是想以自己对书的讲述和理解引导人们去看更多的书,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讲书也好,听书也好,阅读的形式和种类的繁多使阅读这种古老而安静的姿态,产生了变化,读书不再是一个人的事,即使宅在家,一本书和一张网,也会让人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