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七夕 你是宇宙 三言两语 清晨的风 给孩子的电影 与《二姨,永远的战士》有关的文字 为妻子圆梦
第15版:夜光杯 2020-08-24

给孩子的电影

王 蓉

2020年8月13日,阳光炽烈,室外气温37摄氏度,但是炎热并未能阻挡住我的脚步;下午2点,我以读者的身份第一次踏入思南公馆宴会厅,参加《给孩子的电影》的新书分享会,主讲人是作者戴锦华和嘉宾毛尖。

我深感这次参与机会的难得:从跟踪书展海报通知,第一时间网上报名,到北京主办方长途电话问询,直到获得允许,安检入场,可谓是环环相扣,没有一点马虎。

宴会厅是个长方形的场地,一盏美丽的水晶大吊灯在中央天花板上熠熠生辉,入门左手的正中位置是主讲台,背景是新书的巨幅书影。入门右手的空间则是读者坐席,大部分座位都已坐满,我赶紧拣了倒数第二排的位子坐下。

两位老师准时开讲。戴锦华老师身材高大,年届六十,身着朴素的暗色中式服装,素颜,温和沉稳,在毛尖老师的快速灵巧的提问下,侃侃而谈。

毛尖老师首先表示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能被低估,戴老师点头认同,提到这本书定位的读者群体就是中国的孩子,因为中国的孩子们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点。

毛老师接着询问书中所推荐的50部电影,是如何选择确定的?是否出于美育和教育的考虑?戴锦华老师郑重地回应说,主要是依据两个标准,一是按电影史的发展时序,二是按影片的美学艺术成就。例如里程碑式的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就是因此入选。电影是文化记忆的连接,也是美学教育的必需,本书希望能从艺术的起点上和孩子们分享,引领他们进入电影世界。年幼的群体和成年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面对社会更无力,但智力并不低幼,因此电影所包含的成年人信息,历史的创痛等等都是可以向孩子们传达的。

戴老师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个人观点是:导演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宛如一个特定作家之于其文学作品;导演,就是电影观赏的一个索引图。另外,电影艺术是世界性的,可以说是人类创制的另一座文化的“巴别塔”;而观赏电影,则是打破人类语言隔膜。因此本书尽可能全面地选择了来自多个国家,多种风格的有代表性的影片,希望帮助小朋友们形成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视角。

毛尖接着问道,爱和死亡是不是本书中电影的主题,这本书的体裁是否适合老师、家长和孩子同时使用?戴老师回应道,人的生命短暂而又精彩,人是向死而生的,因此电影内容中会不可避免地表现死亡,但是因其跨越时空的叙事特点,电影又是成功超越人类死亡的艺术。戴老师又借由法国《电影手册》事件进一步阐发道:电影就是爱,是用来解锁生命的一把钥匙,是打开生命的一扇门。电影,是关于爱的美学教育。这种爱,是情爱,是亲情,是对生命世界之爱,是同理心,是共情能力;是尝试从自我到达别人的一个力量。这本书想引起小朋友们对电影的兴趣,希望孩子们可以看见日常生活中看不见的世界和人物,从而通过观影来扩大自己,拉长生命,丰满自我的生命体验。

当天参加现场分享会的读者中,有学生,有年轻上班族,有中年父母,还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其中有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手杖,由孙辈陪同而来的奶奶,看上去年纪已是八十开外。老奶奶在活动结束时还接受了媒体采访,容光焕发,娓娓而谈。我目睹此景,分外感动。能够置身在美丽的历史建筑中,有幸遇见这样可爱的读友群体,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书香,正在润泽着这座城市中每一个人的心灵。

面对伟大的书,面对广博的知识,我们永远在“取经”的路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