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俘官兵回国前与我军干部惜别
达尔维(中)等印度被俘军官到拉萨参观
我军干部帮助印俘成立小乐队
今年以来,印度军人屡屡越过中印边境实控线寻衅,结果自取其辱,不仅伤亡多人,印方媒体甚至说有人被俘,而中方保持克制,令事态得到管控。优待俘虏是我军优良传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就有规定,1962年我军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抓获3968名印军俘虏,在管理和教育这一“特殊人群”上取得更为深远的胜利,至今印军内部流传着这样的声音,“我们不光在战场上输给中国人,心理上也输给中国人”。
“我们就像客人”
1962年,印度尼赫鲁政府驱使大批官兵蚕食中国领土时,还大肆宣扬“军人荣誉”,鼓吹印度官兵若被解放军俘虏,下场就跟二战中被日军俘虏一样,不是砍头,就是当苦力。反映到实战中,被俘印军往往连头也不敢抬,或直接跪地做束手就擒状。不过,他们很快发现中国人不是恶魔,对于投降人员,解放军不要说侮辱打杀,连绳捆索绑都没有,还给饥渴难耐的人递上水和饼干,战俘个人财物也是清点登记后发还。印军被俘的最高军官、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回忆,他原以为被俘后手上戴着的金表“保不住了”,没想到我军战士碰都没碰。
解放军的仁义之举,打消了印俘的恐惧,他们有的主动报告同伴下落,帮着喊话劝降。最终,数千名印俘集中到察隅、隆子、琼结、普沙等后方收容所妥善安置。与《日内瓦公约》要求相比,印俘享受到“超规格”人道待遇,除了不能随意进出,几乎感受不到“战俘”身份,一名二战中曾被日军俘虏的印度老兵承认,“在这里,我们就像客人”。
当时中国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物资相对匮乏,但我军想方设法保证印俘面粉、大米、肉类等食物供应,条件允许时,还尽力满足他们“一甜二辣三咸”的口味。后来当上印军准将的贝尔回忆,“当年被俘时我还是少尉,在收容所里不但基本伙食得到有效保障,到了冬天,中国干部还给我们配发御寒衣被,而这些干部有的还是两三个人合盖一床被子。”此外,印俘文体生活也“有声有色”,打篮球、听广播、看电影等活动非常多,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可以和家人通信,一位印俘说,“我在收容所里接到家里12封来信。”
不把枪口对准中国
解放军注重保障印俘日常生活,也注重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认清中印领土问题的是非曲直。有27名印俘军官被安排参观北京、武汉、南京、上海、杭州,还专门参观8家工厂和一个公社。印军中校提瓦力说:“我们在北京游览了长城、十三陵,观看戏剧、杂技和南亚风情的歌舞演出,受邀观看五一劳动节庆祝活动和焰火表演,其中达尔维还被安排坐在观礼台上。更令我们没想到的是,中方还允许我们去了印度驻北京大使馆。”提瓦力在日记中说:“1962年的战争是新德里自取其辱。”
被俘的印军基层士兵更感受到一种人格的平等与尊重。继承英国殖民衣钵,印军内部等级森严,特别是高种姓军官视士兵为附庸,随意打骂,体力劳动只能让“下等人”干,自己从不“沾手”,即便进了收容所,这一“惯例”仍通行。当印俘士兵习惯逆来顺受,不以为忤时,中国干部坚决杜绝这一陋习,要求印俘军官一起劳动,不仅如此,我军干部也以身作则,遇到脏活累活都抢在最前。一开始,印俘官兵觉得是中国人“宣传作秀”,但久而久之,他们发现解放军的确人人平等,没有贵贱之分,一名中国上尉还主动为患病的印俘下士送药,后者感叹:“印军当官的连上厕所都跟士兵分开,军官给士兵送药更是不可思议!”
总之,被俘的短短几个月里,绝大多是印度官兵都发生巨大的思想转变。后来回国时,面对本国态度冷淡、满脸狐疑的接收代表时,许多印俘留给中国干部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曾与你们为敌,可你们对我们关心备至,而我们的祖国却如此刻薄,以后我们绝不把枪口对准中国!”
“愿一辈子当俘虏”
中国军人的尽职尽责与真诚相待,使广大印俘“化敌为友”。1963年春夏之交,首批获释印俘在欢送会上高唱《东方红》《社会主义好》,有的主动给我军干部写感谢信,称“海可枯,石会烂,对中国朋友的情谊永不断”,有的用印度纸币折成花环当作临别礼物,一个叫底旺辛的印俘给我军干部送了一块绣有“Forgot me not”(不要忘记我)的手帕,还有的坚持把祖传戒指或手镯留作纪念。临别之际,很多印俘眼中噙着泪水与我军告别,还有人抱着我军干部的大腿哭着说不愿走,一位叫车隆的印俘直接说“愿一辈子当中国俘虏”。
战俘交接中,印方代表多次明里暗里鼓动印俘官兵“搞事”,希望以此挽回一些颜面,却均遭拒绝,颇为狼狈。印俘官兵没有大喊“印度万岁”,而是“印地秦尼,巴依巴依”(中印人民是兄弟),他们非但没将中方的纪念品和书籍当场扔掉,而是夹在行李中带回了国,最多的一人竟然带了37本之多。
孙文静 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