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邱增慧(穿红衣者)率中英戏曲协会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春节文化周”上首秀
中英戏曲协会聘请梅葆玖先生(中)为名誉会长
今年3月,邱增慧应邀教授1600多名英国学生用中文演唱中国民歌和京剧,并在演出中担任伴奏
文 叶庄
人物名片
邱增慧
旅英音乐家
中英戏曲协会会长
英国中华艺术中心副主任兼戏曲部负责人
一个人就是一支乐队,是种怎样的体验?旅英音乐家邱增慧对此深有体会:大到古筝、鼓等中国传统乐器,小到中阮、京胡、笛子、唢呐等等京剧伴奏乐器,邱增慧都能玩转,她常常一个人就撑起了一个京剧乐队所需要的演奏。
从1999年前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授课以来,邱增慧倾心尽力,将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剧文化播散至英国各地。她在英国发起成立中英戏曲协会,并邀请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担任协会名誉会长。她是金发碧眼的英国学生心里中国美好的“代言人”,是当地华人戏迷的热心大姐和抗疫斗士,更是京剧艺术在英伦大地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1 结缘英国,在伦敦顶尖学府开课
邱增慧和英国的缘分,要从1992年说起。当时20岁出头的邱增慧,从中国戏曲学院首届器乐系毕业,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时常出国巡演。1992年的伦敦演出之行,改变了她的一生。
“那次我结识了伦敦很多华人资深票友,其中包括中国人口学家马寅初的二女儿马仰曹一家,以及一些对戏曲感兴趣的英国友人。”作为首席乐师,邱增慧精通多种乐器,为梅葆玖、梅葆玥等京剧泰斗伴奏。她扎实正统的音乐功底,以及热心通透的为人,给英国票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数年后,一位英国戏迷前往北京戏曲学校(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求学,偶遇邱增慧。他得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院长极力推崇中国文化,想要开设中国戏曲方面的课程,求贤若渴。这位英国戏迷便向院长力荐邱增慧。1999年,邱增慧接受了这份工作邀约,再次踏上英伦土地。
“当时我还年轻,就想着可以到英国拓展一下视野。加上曾经在夜校学习过3个月的英语,所以也有勇气。”回想起陈年往事,邱增慧不由得笑了起来。
有了这样的“宝藏老师”,学校的中国戏曲课程大受学生欢迎。
无论是器乐演奏,还是京剧表演,甚至是昆曲这样的传统戏曲,都是邱增慧的拿手本领。“虽然我英语水平有限,但所幸语言对于艺术表达的影响并不关键。而且我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英语授课能力。”咿呀、静穆、颦蹙、粲然、瞋视……邱增慧的举手投足,打破了中西界线,让学生们在戏曲悠扬的乐声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另一层面的了解。
“我主要负责略带科普性质的表演,以及固定连续的小课。”演出是在大学的剧院,场场都有上百名学生来观看,也有不少老师和闻讯而来的当地居民;小课大约有十几名学生,大多是金发碧眼的西方人,一小部分是出生在英国的二代华裔。
学生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对中国文化十分热爱,并且已在中国哲学、元杂曲等某一领域有相当研究的西方专家;另一些是对中国感兴趣的年轻人,“他们觉得中文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绘画、戏剧很有意思”;第三类便是在英国土生土长的华人,“他们自认对于中华文化还缺少根上的了解,因此长大后主动过来学习。”
2 让英国孩子领略中国戏曲魅力
不久,伦敦的一些中小学都知道了亚非学院有这样一位精通中国戏曲的老师,于是纷纷邀请邱增慧前去给学生开展活动。十几年来,影响逐渐拓展到伦敦以外的地区。邱增慧在英国许多大、中、小学,开展过上千场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workshop),激发了英国儿童和青少年对中国的京剧、音乐、舞蹈甚至是绘画的兴趣。
每场工作坊活动,邱增慧都会带上一批戏服和中国特色的服装,至少16样中国乐器,让学生全面接触和体验。每每活动结束,学生们都意犹未尽,舍不得邱增慧离开。“一般的工作坊,可能就是请一个老师,展示一两种乐器或者艺术。所以校方很吃惊,我可以一个人带来一支中国民乐队,效果远超出他们的期待值。”
伦敦当地一家天主教小学尤其欣赏邱增慧,“学校对中文教学很重视,想让我通过丰富的艺术形式,更好地教授中文必修课程。我每天下午都被安排了两节课,各个班加起来有300多个孩子。”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程度差异,邱增慧授课内容不尽相同。从中国节庆民俗,京剧的乐器、脸谱、服装乃至唱段,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中文学习。
在邱增慧的努力下,学生们随口都能唱出《静夜思》《悯农》等古诗,能来一曲有模有样的《苏三起解》《卖水》《茉莉花》等经典唱段,也能跳雨伞舞、红绸舞……不过邱增慧坦言,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激发儿童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并不能要求他们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理解。
在授课之余,邱增慧也积极向英国主流社会展示中国戏曲音乐的魅力。她多次与当地知名演出机构如少年维克剧院(Young Vic Theatre)、英国东亚裔剧团黄土地剧团(Yellow Earth Theatre)等合作,为英国演员编排中国题材的作品,并担纲音乐总监,为剧作编曲。不少剧目还在英国乃至美国巡演。
3 创中英戏曲协会,首秀大英博物馆
2015年,在英国著名侨领单声先生以及戏曲前辈的支持下,邱增慧创立了中英戏曲协会,并邀请到中国京剧大师梅葆玖担任协会名誉会长兼艺术顾问。梅先生称赞协会:“国粹英伦放光彩”。
协会的首秀,便是在大英博物馆2015年“欢乐春节”的开幕活动上。这个活动是由大英博物馆与中国驻英国使馆文化处共同策划,是两国首次举办“中英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邱增慧记得,开幕日当天的重头戏,是安排在博物馆首层大厅的京剧和昆曲表演。原汁原味的中国戏曲唱段甫一亮相,让在场观众沉醉不已。而后,包括邱增慧在内的6位民乐演奏家,同时在博物馆多个展厅演出并举办工作坊。中国国粹与西方文化在同一时空交织辉映。
中英戏曲协会成立至今5年,举办或参与了众多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协会每年都率队参加在全英各地举行的华人春节庆祝活动和春晚;2015年12月,协会成员远赴西班牙,参加了由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亚洲之家、庞贝法布拉大学音乐技术组合(MTG)和巴塞罗那市政府音乐厅联合组织的“中国传统音乐与京剧之夜”活动,为西班牙观众带来了令人难忘的视听盛宴;2018年3月,协会联合中英文化交流学会、英国华人诗书画学会和“在英中国抗战后人”联谊会,发起“为了迟到的祭奠”义卖义演义诊活动,为一战期间赴英工作的中国劳工树立一座纪念碑,得到了多个华人社团和中国企业的支持……
邱增慧说,协会已有固定会员100多名,“除了大型演出,目前我们的日常活动主要有三大类,一是教学,主要有私教课、小班和大课;二是大家分享和交流为主,清唱、聊天都随意,氛围相对轻松;第三,就是今年疫情期间,我们举办线上演唱会,聚集了中国、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票友,在线演出,这在圈子里还是头一遭。”
邱增慧还设立了“戏迷之家”,每逢佳节,她便邀请戏迷和票友来共度美好时光,不少华人和留学生都乐于来此和她聊天谈心,邱增慧也热心为他们排忧解难。在社区,邱增慧每年都会参加公益表演和义工,身体力行,展现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疫情期间,她还不辞辛劳为生病的留学生联系医生。
一路走来,邱增慧十分感恩,自己在众多前辈鼓励、同行帮助和社会支持下,携手社团成员、戏迷票友,在英伦大地播撒着中国戏曲的星火。“也想感谢我的先生,是他为我提供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坚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