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跟着急救车  穿过黑夜去救命
第5版:上海新闻 2020-12-28
冬日上海,深夜120是否忙碌?会遇到什么样的病人?本报记者实地体验——

跟着急救车 穿过黑夜去救命

接到任务后,记者跟随急救车出发

每个夜班总要出个十来趟车

急救医生谈亮亮

将病人抬下楼后准备送去医院

12月末,上海进入了最冷的时节。本周又将迎来断崖式降温,对医疗急救系统来说,更是面临巨大考验。

最近一周,上海的救护车已基本满负荷运转。来自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数据显示,22日至27日,夜班(晚8时-次日早8时)实际派车数最高的一天为23日,387车次。此外,22日381车次,24日375车次。寒潮来临后,数字预计还会突破。

深夜120会遇到什么样的病人?记者来到急救十院分站,跟随编号为328的救护车出车,直击寒冬里的“上海一夜”。

急与忙

“快快快,出车了!”深夜11时,36岁的救护车驾驶员张星麻利地拉开车门,坐进了驾驶室。他的搭档是急救医生谈亮亮和急救员阚王开。这是当天夜班的第三单业务,地点是华阴路上的一个老小区。88岁的老人突然手抖、说话不利索,神志不清,家属担心会不会是脑梗。

急性心梗能否救回来,很大程度靠“运气”。就像此前刷屏的上海05后少年,靠心肺复苏救回了心梗发作的老伯。假如老伯倒地时没有人出手相助,可能就是另一种结局了。而脑梗病人,发病3小时内是最佳治疗期。“但很多打电话的求助者,并不能准确判断病情。所以我们不管接到什么单子,都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救命。”张星说。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张星总在安全范围内把车速开到极致。他知道周围大街小巷名字,总能精准定位目标位置,“不敢说自己是活地图,至少周边每条路都认识吧!”

车上,急救医生谈亮亮给家属打电话进一步询问病情,还请家属尽量到楼下接车。“晚上门牌看不清,如果你们来接一下,能节省很多寻找的时间。”他说。

年轻的谈亮亮是120明星医生吴昕的“徒弟”。这个阳光小伙说当年自己一心想干急救这一行,属于“零志愿”入职,他很喜欢这份能救死扶伤的工作。

88岁的老人,住在老小区的道路尽头,他们一路奔跑着上楼,在逼仄的环境里迅速摆好急救药品和设备,“老伯伯,请你伸舌头,你的手能抬起来吗?”血压正常,心率正常,谈亮亮稍稍松了口气,仔细询问情况后,他判断老人应该是帕金森发作,与家属交流后,马上送去最近的第十人民医院。

十院急诊大楼经改造多了一条120救护车专用通道。救护车从延长中路大门驶入后,从专用车道一路盘旋而下,直达地下一层急诊大厅,与社会车辆完全分流。据悉,这种设计在上海还是首家。

冬夜的急诊室人流如潮,病人和家属围在分诊台前心急如焚。这里本来就全年无休,而气温骤降,年老体弱者更成了急诊室的常客。把老人交给护士后,328车组人员回到分站。

分站在改造,环境有些挤。张星习惯每次任务结束后都把车倒进停车位,虽然麻烦一点,但一有任务马上就能开出大门,节约的是救人的时间。

等与劝

没几分钟,第二个任务来了。灵石路上某小区,家属称病人没有心跳呼吸了!谈亮亮明白,这是非常危急的情况,“急救工作,最怕心跳呼吸骤停,哪怕慢半分钟,人也许就没了。”

救护车仅花五六分钟就赶到现场。可怎么按楼下门铃都显示“错误”,家属电话又始终“在通话中”,这可急坏了一车人!好不容易打通电话,女主人下楼来开门:“刚才他突然昏过去了,怎么也叫不醒,现在又‘活’过来了,但不肯去医院,还发脾气。”

谈亮亮说他心里“咯噔”了一下。“醒过来就好,但我们还是要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来到卧室,男主人正裹着被子呼呼大睡,嘴角明显有口水。把他叫醒,他迷迷糊糊,反应迟钝,说话有些“大舌头”。谈亮亮说,“女主人描述不太准确,这不是心跳呼吸骤停,看着倒像是脑梗。”马上接设备,测得血压160/110,查体发现抬手抬脚行动非常缓慢,判断脑梗前兆。此时男主人稍稍清醒一些了,可死活不肯去医院,一个劲说自己没病,要他们别“瞎折腾”。女主人悄悄说:“我先生曾患重病,在医院有过不好的回忆,这些年特别抗拒去医院。”

“这位叔叔,你现在是醒过来了,但我们判断下来还是有问题的,去医院做个检查,没事就回来了,你看好吗?”劝了十多分钟,不管是女主人上,还是急救班组轮流上,都无法做通工作。只要女主人一开口,男主人立即飙脏话,态度强硬。

“再等等吧。”张星建议,让这家人的女儿来劝说一下这个固执的男人。“如果不去医院的话,万一病情加重,会很遗憾,希望你再劝劝你父亲,我们也再等等。”挂断电话,等女儿赶到,病人态度果然有所缓和,但依然不愿去医院。半小时过去,一屋子人僵持不下,安静得可以听到挂钟的嘀嗒声。

走吧,怕病人出事;不走,又劝不下来。而急救属于公共资源,不可能无限制等下去,怎么办?“这种情况下,急救人员一般会遵从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在强烈建议和再三劝说都行不通时,只有先行撤离。”签字离开时,张星反复叮嘱,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如果不好,马上再打120。

一车人有些无奈,但也都习惯了。“这种情况也不少,有些是家属不理解,认为我们要赚钱;有些是病人不配合,抗拒去医院。”谈亮亮说,实际上,对急救班组来说,每一次任务都是一样的,不分地点,不分对象,使命只有一个,把人安全地送到医院,送到医生手中。

“再等等”,是他们的“共识”,也是给予病人和家属最温暖的约定。谈亮亮还记得上一次,他们接到任务去抢救一位患者。然而,30分钟后,病人的心跳依然是一条直线。“再等等。”他们没有停止救治,却已汗流浃背。“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放弃。”

累与怕

救护车行驶在宽阔的广中西路上,他们又接到一单任务,目的地是共康新村。抬头看天,夜色很美,有星星闪现。尽管曾跟车数次,但零点后还坐在120救护车上,对记者来说也是一次新鲜的体验。

上海的昼与夜,对救护车通行展露了不同的面目。夜晚路况好,车速也可以更快。但张星却说,路况好的时候更不能掉以轻心。救人重要,而一车人的安全也在自己手中,一定要平安驾驶。

做夜班累吗?几个人异口同声:“说不累是假的。”首先要经历的,是和自己的生物钟“打架”,然后就是和体力“对抗”。谈亮亮这个班头,从晚上8时开始一直到次日8时。一般来说,总要出车10来趟。“凌晨三四点钟最难熬。不过当急救医生,起码还有点本事与死神谈谈条件。虽然很累很苦,把人救回来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近日,某高层住宅楼突发火灾,起火的位置在十几楼,所幸及时扑灭,但21楼一位老人因吸入烟雾而呼吸困难。民警拨打120后,班组3人提着设备一口气奔上21楼。给老人吸了氧,情况无大碍。事后,谈亮亮发了一个“裂开”的微信表情,“我倒是快不行了!”

然而,也总有无力回天之时。尽管与时间赛跑,也难免碰到遭受飞来横祸的路人不幸离世、家庭顶梁柱突然倒下撒手人寰……谈亮亮回忆起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有一位30多岁的男子,在铁路上海站坐火车回家,已经检票了,他突然“软了下来”。同行的人打了120,称他“喘得很厉害,人很难受的样子”。

救护车很快赶到,三个人扛着几十斤的急救箱和设备一路狂奔,到了病人面前,看到已经有人在为他做心肺复苏。这名病人是典型的濒死样呼吸,并非“喘得厉害”,心电图显示几乎是一条直线。

马上送医院!谈亮亮说,病人有哮喘史,身边却没有药。他们给他做了气管插管、电击除颤,途中持续心肺复苏,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最近的医院,依然没有挽回他的生命。“倒在了进站口,救护车无法抵达,客观上耽误了时间,很可惜的。”

张星说,做他们这行的,不怕吃苦,也不怕委屈,最怕的就是不能及时赶到病人身边。“怕路堵车,怕小区通道狭窄车辆乱停……”

好在,“上海速度”正在不断提升。目前,上海已构建全国规模最大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全市共有急救分站总数达187个,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3.5公里;救护车辆数量达到每3万人1辆;急救平均反应时间12分钟。

本周,最强寒潮将来袭,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人员、车量配备,已将夜间当班车辆提升至44辆,员工也主动申请加班,充实一线力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急救高峰,全力保障上海市民的生命安全。市医疗急救中心提醒,气温暴跌,请务必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突发疾病请及时拨打120;康复出院送回家,请提前一天拨打962120预约,以便统筹安排。

次日凌晨2时多,记者跟随328班组完成了5单任务,有发烧的、脑梗的,还有车祸的、换输尿管的。谈亮亮说,市民发病有一定时间性和季节性,“比如最近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热多;早9点到晚9点是急救呼叫‘最高峰’,其中早晚高峰车祸多;而凌晨四五点,老人的心脑血管尤其脆弱。”但他坦言,这种“经验”现在也不太准了,比如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已是心脏病和脑梗的“多发人群”。

把第5位病人送进医院急诊室后,记者向328班组道别。说话间,电话铃声又响了,有新任务!很快,救护车又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首席记者 左妍 文/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