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朝于谦的这首《石灰吟》,吟咏了石灰的何等崇高的精神呢?
我想从石灰经得起四个“千X万Y”的考验这一点加以概括。
第一关是开采时的“千锤万凿”。在群山中层层叠叠的石灰岩上,采石工人把大小不一的岩块锤击开凿下来,然后便是让它们在第二关“千跌万撞”地走出深山。我曾在我的故乡余姚四明山上目睹深山里毛竹经过电锯离根以后的出山过程:让它们在山谷里顺着山势滑下来,偶有搁住处,人工用撬杠点拨,让它们继续下滑,直到有小路可通二轮板车处,把毛竹装上,好在离地面已不远了。由此推想,大大小小的石灰岩石也可在跌跌撞撞中沿山谷滚滑下来,在山脚下装车开走,送进窑厂。第三关便是煅烧:把石灰岩放在通风的石灰窑里,燃烧至900摄氏度以上。经过这般“千焚万烧”,便制成大小不等的颗粒状的生石灰。再在使用前冲上冷水,经过一场“千粉万碎”的折腾,便变成熟石灰,即可投入使用。
以上所述,是炼成石灰的品质与精神的整个流程。从开采、运输、煅烧、制成直到应用,它由巨石齑为粉末,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装入千箱万袋,传送千村万落,施惠千家万户。显然,石灰的这种品格是会使人竞相仿效的。无怪作者写诗浑然以借喻的修辞手法出之,顺便回答了另一个问题即石灰的品质与精神何以能够炼成——原来石灰的初心就定格在要留清白于人间这一点上。这样,它便能经受住一关难于一关的考验,锻炼成一关强于一关的意志,一关广于一关的胸怀,一关纯于一关的气质,一关高于一关的境界。
因此,当我们看到辽阔大地上的白墙青瓦有如千军万马在驰骋的时候,不禁有了要把千言万语说给石灰听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