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晔、于漪夫妇与儿子黄肃合影
黄世晔、于漪夫妇与儿媳史玲玲合影
黄世晔与家人合影
书名:《教兼西东 志笃初心——黄世晔先生纪念文集》 编者:刘金华 李春博 主编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黄 肃
编者的话
《新民晚报》迎来复刊四十周年,“夜光杯”副刊资深编辑杨晓晖撰文,讲述了她与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的编读往还以及约稿组稿的往事,并且推荐了于漪老师的儿子黄肃收录在“黄世晔先生纪念文集”中回忆他父亲的两万多字长文。我们从中摘选几个片段,以走近这个教师之家,了解其温暖的家庭故事。标题为编者所加。
父亲的家国情怀
父亲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杜甫,为什么?他从来没有给我讲过,直到准备写怀念文章时,我才突然有所感悟。喜欢陶渊明是他一种乡思乡恋,一种诗意地安居的情结;喜欢杜甫的原因之一则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父亲1949年6月离开故乡江苏省溧阳市上黄村,来上海“华东革大”参加革命后,再也没有回过老家,但是故乡一直萦绕在他心中。父亲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常对玲玲和我讲故乡的湖光山色,讲儿时的故事。
我小时候,父亲的工作是很忙的,但是总会抽时间带我到复旦四舍外面穿过农田,跨过走马塘,领略乡间的风光。回想起来,对于出生在城市的我,父亲这样做是让我亲近自然、亲近农村,当然也包含着父亲对自己少年时在故乡的留恋情结。
我们家客厅里挂了一幅用章草写的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二十首(其五)》)
父亲曾对我说过:“诗意安居的典型是陶渊明,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父亲还曾说过,他认为如果说陶诗压卷,《读山海经(其一)》最好。《读山海经》跨越空间,在广宇长宙中俯仰自如,亲近生命本源之地,岂能不无比欢乐?好一个诗意地安居。
改革开放后,广播电台播放介绍世界十大男高音演唱的节目,当听到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斯苔芳诺演唱的世界名曲《重归苏莲托》,父亲说了一句:这是故乡之思啊。
我写过一篇文章,回忆父亲怎样帮助家乡重新修建大涪山普门禅寺的过程。普门禅寺的匾是由赵朴初题写的,我父亲专门写了《重修大涪山普门禅寺记》被刻成了碑。我将这篇文章给母亲看,她却不知此事,并说:“你父亲从未对我提起过。”看完后,母亲动情地说了一句:“他对家乡的事总是放在心上。”是的,父亲住医院时和我们讲,小时候在长荡湖里游泳,阳光照射下的湖水清澈透明,潜在水中睁开双眼,鱼儿在眼前游来游去,口渴时,嘴一张,一口湖水就灌进肚里。他叙述时脸上露出的笑容使我们难以忘怀。
我父亲喜欢杜甫的诗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的。父亲早年即追求革命和进步。1935年9月至1936年9月,他就读于南京高中时,在南京积极响应“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前往西南后方,在贵阳考取西南联合大学。父亲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参与反对孔祥熙的倒孔反内战运动。解放前夕,父亲在家乡主办民众夜校宣传进步思想,后又到上海进入华东革大投身革命队伍,一辈子追求理想。父亲在抗战胜利后,坐船从重庆沿长江顺流而下回老家,对长江及长江沿岸有深切的感受,所以经常会背诵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我想起了近十年前父亲生病住医院,同房间住着一位离休干部,他平时话很少。这天他俩打开电视,电视里放着连续剧《南下》。随着剧情的发展,两位90岁左右的老人话越来越多,越来越激动。我只听见父亲不断地说:“这是党组织要求的。”非常激动。那位老干部也讲:“组织上的要求,我们必须完成。”他们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心声,他们炽热的家国情怀。
瓦片上的烤黑鱼
我在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时得了败血症,天天高烧40℃~41℃,嘴唇发焦,头上敷着冰袋,那时最好的药像四环素、金霉素等都用了,但无疗效。当时我母亲正在教高三毕业班,她没有因为我病重住院而请过假,往往是晚上来陪我,和我父亲轮流陪上下半夜。我生病两个多星期后的一个下半夜,我看见母亲从医生那里回来,眼圈红了。我问:“妈妈你哭了?”母亲回答:“没有,是一粒沙子吹进眼睛了。”后来我才知道,医生找我父母谈话,说明病的严重性和药效的甚微,说靠孩子自身已难以挺过来,须用健康男子的鲜血帮助试一试,你们要有思想准备。我母亲哭了,恳请医生救我的命。早晨,母亲扶我坐起来,我吐了她一身,但是她将衣裤擦干净后,安慰了我,要我坚强,相信一定会好的,就去上班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又和母亲聊起此事,母亲说,当时的医院一般是不让陪护的,但因为我病得很重,况且还是孩子,医生希望能陪护。母亲告诉我:“当时你父亲工作也非常忙,但是每天一下班就到医院来陪上半夜,我陪下半夜。其实他也非常着急,只是从来未在你面前表露出来。”这件事,我感受到了父母对我的关爱,同时也看到了他们那一代人的特质,既关心家庭,更非常敬业。
“文革”中,我生肾脏病,父亲去“五七”干校,母亲带学生到乡下学农,我一个人在家里。后来听说吃黑鱼能够治病,还有一个偏方说将黑鱼放在瓦片上烧烤成灰状以便保存。当时黑鱼还是很难买到的,一次母亲一个同事通过在乡下亲戚帮我们买到十几条黑鱼,父亲正好回家休假,他将黑鱼洗净晾干,接着花了非常长的时间,一条条放在瓦片上烧烤,制成后放在瓶里,让我每天分开吃。一年半后我的病痊愈了,其中就有父亲给我的这份关怀。
20世纪末,我母亲因患心脏病,两年里住了5次医院,医生花了极大的努力才算控制住,出院时他们建议我母亲要看中医治疗调理。通过黄关从先生介绍,我母亲认识了袁炳勋主任医生。袁主任阅历丰富,中西医都懂,特别是治疗心脏病,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袁主任一般在第一次诊疗后就会告诉你,大约要吃多少时间的药,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等等。袁主任给我母亲看病后说要吃两年中药才会明显有效果,我父亲就天天在家里煎中药给我母亲喝,母亲一直喝到一年九个月后,身体明显有了改善。那时如果来我们家,进门就会闻到煎中药的气味。其实父亲当时已是70多岁的人了,他对我母亲的那份情意,在母亲六十大寿时父亲所做的一首诗就充分表达了。抄录如下:
七律
慈亲六十初度喜逢立春阖家欢庆
混茫世事认难真,以沫相濡老更亲。
六甲初周开上寿,一阳来复喜逢春。
文章教苑耕耘录,桃李门墙逐对新。
幸得东山佳气在,女孙信是绳武人。
数学很好,却成了历史教授
父亲一直很低调,有些事几乎没有对外提过,知道的人很少,但组织上没有忘记。例如,恢复高考后,第一次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父亲前往北京教育部,作为历史卷命题的负责人之一,参与了全过程。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恢复高考40周年,教育部有关部门专门派人到上海来家里看望父亲,并送来纪念恢复高考的纪念章,还用手机拍下了父亲的讲话,发给父亲当年命题组的成员。
关于高考命题,父亲曾说过,在高考历史命题时,由于在复旦历史系工作的经验,认为题目要有和历史地图相结合的创新,所以设计了一道有关太平天国行军路线图的题目。正是有了这第一次,以后的考题都有了历史地图相关类型的题目。
在历史学习和教学上,父亲给我的两次指点,我一直记在心中。
第一次是我六岁时,父亲教我背中国古代历史朝代: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第二次是本世纪初,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我调到离家较近的学校工作。我读的专业是理科,做过科研、设计过仪器、当过厂长、在校办工业管理部负责过产业的管理工作。调到中学后,我除了负责校行政管理工作外,还想兼点课。于是我对书记说了我的想法,除了外语课外,其他课基本都能上,当然有些课我更感兴趣,如美术、劳技等。没想到书记对我说:“你上历史课吧,因为你母亲在改行教语文前教的是历史,你父亲又是历史系教授。”我除了有电子专业的本科文凭外,也还读过有关文科秘书专业的10多门大专课程,我相信家庭对我的文科熏陶,况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尽管我在做企业管理的工作,但还是在父亲的指导下写了一本《典故历史双读》,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既然书记这样说,我也就同意了,想试一试自己跨专业的能力。
我虽然给区、县经理、厂长等上过企业管理之类课程,但怎么上历史课我没把握,请教了父亲。父亲要求,在课堂上学生问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能回答,万一回答不了,要告诉学生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父亲又问我: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述中国古代历史;如果现在回答不了,可以想一想,也可以顺便请教教授、特级教师。后来我问过几位老师,可能父亲这个即兴所提的问题挺突然,大家感到不容易回答。后来我只能请教父亲,父亲对我说:就是你6岁时会背的中国历史朝代啊。我听后突然感到许多学科是有不少相通的地方。我读理科,对课程的结构以及逻辑关系是很关注的;父亲这样问我,是告诉我要重视这门课的主线,并且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在课堂上要做到收放自如。后来我在十多年的历史课教学中,努力按照父亲所讲的去做。在我退休前为学校写了两本书,《走进历史典故》《美丽校园》。第一本是将历史和典故结合在一起写的,另一本则是根据学校校园中的几十种植物,将摄影、植物的生物特性,以及相对应的诗词文学作品融合在一起写的。其实我也是受父亲经历的启发,他中学时数学非常好,最后却学了文科,成为历史教授。
因此,我体会到前面讲述的有关历史卷的命题,与父亲的丰富人生、平时注意观察思考善于联想有关系,也和他读书学习经历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