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绿动新学,悦行外冈 嘉定区新成路小学:辞旧迎新  祝福万家 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学生舞蹈《鸡毛信》入选上海市代表团选送节目,参加全国总决赛 优秀民俗文化关照下“儿歌剧创演”的实践研究 智学新城  悦享马陆 奉贤区古华中学:借“强校工程”之力  展师生发展之翼
第07版:申城教育·专题 2022-01-19

奉贤区古华中学:借“强校工程”之力 展师生发展之翼

奉贤区古华中学对标市、区“强校工程”要求,以“赋能师资,提升质量,打造特色”“建成家门口优质校”为目标,按照“强校工程”“一校一策”,遵循“问题聚焦—整体设计—行动架构—机制保障”的研究思路,按计划分年度开展具体实践工作。自“强校工程”实施以来,学校在师生精神状态、教育教学质量、特色办学与社会满意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赋能教师:提升教师课程育人能力

学校坚持兴校必先强师的理念,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强校工程的“一校一策”,规划蓝图,设计路径,创新实践,不断提升教师课程育人能力。

1.价值引领,建设师德师风:学校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分层分类施策,实施卓越教师培育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三新”带教工程、班主任工作室和特色教师培育工程等,每年开展“感动古中”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整体提升教师团队的育人素养和能力。

2.专业赋能,开展校本研修:学校通过教育集团资源共享,区蹲点专家、市域名师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以“课程为载体、问题解决为动力、质效提升为目标”的研修模式,结合课例研讨,开展专项研究,改进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质效,推进“智慧教师的培育工程”。学校开展了《做新时代教师 谱古中新华章》《提升中学教师命题能力》等校本研修项目,价值引领,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项目驱动,提升实践智慧:学校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教师专业增能的路径和措施。一是重点项目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二是项目创意设计提升教研组长指导力;三是特色项目培养优秀特色教师;四是“青蓝”项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五是班主任工作室项目建设一支优秀班主任队伍。

4.综合评价,健全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党支部、教导处、政教处和人事部门条线融合管理、综合绩效考评机制,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细化管理,量化考核。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教师自评、学生和家长评价、组室评价和考核小组评价。发挥激励导向效能,让教师收获专业成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三年多来,教师在区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奖97人次,有8位教师晋升为高级教师,一位教师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提升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抓住教育综合改革和“强校工程”的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项目实践为抓手,转变育人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组建核心骨干团队,开展了市课程领导力项目《提升初中数理化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和《美育导向的创客校本课程实践》,学校还参与《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跨学科教学与课程研究》《义务教育艺术领域作业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研究》《强校工程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行动研究》等4个市教委教研室领衔的项目研究。在区第26届教学节“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优秀作业、命题案例评选中,学校的物理、化学、历史分别获区级二等奖,数学、语文、英语分别获区三等奖。钱雪锋老师的课题《中小学美术创客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七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打造特色:促进学生多元成长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在“多元发展”办学理念引领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学校特色社团、特色项目品质,做到“人人有一艺、个个有一技”,积极打造区“品牌计划”项目《美术创客》《创新思维》《梦想家园》《羽毛球》,彰显了学校体育、美育、科创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成效明显。学校获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富斯卡创造力”奖、“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工作坊展示二等奖、区体教结合先进集体等,学校也成为“上海市艺术教育联盟学校”。三年多来,学校承办全国现场会1次,市级展演两次,区级现场会3次,在“亚洲地区学校美术课程改革与创新论坛”作专题交流,在全国骨干班主任研讨活动上做主题为《助力班主任成长》的讲座,全方位展示我校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成果。学校获得了国际荣誉1项,全国荣誉12项,市级荣誉30多项。每年与贵州结对学校、青海、浙江等外省市访学团交流学校的办学思考与实践:以生为本,五育并举,综合评价,全面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相信在未来,奉贤区古华中学将踏着“强校工程”的春风,将学校建设成为真正的“强校”,成为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