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广告 宝宝经常吐奶 家长如何喂养才能缓解 正确看待宝宝“积食”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是关键
第07版:妈咪宝贝 2022-02-16

正确看待宝宝“积食”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是关键

田祯

新年期间,各种美食触手可及。稍不注意,宝宝沉浸在“美食的诱惑”里,肚子吃得溜溜圆,各种不舒服就来了。家长开始担心:“我家宝宝便秘又口臭,是积食了吗?”“宝宝积食发烧了,吃点什么管用?”

●田祯

积食的三大误区

宝宝有食欲不振、腹胀、口臭等症状,家长往往就会自行“确诊”为积食。实际上,这正中了“积食”的圈套。

误区一:积食引起发烧

孩子吃多了,不会引起发烧。因为人体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运动、进食都会引起体温波动。

发热是人体自我防御反应之一,适度体温升高有助于机体清除病原体。

所以,积食与发烧并无本质上的关联,“消食”“化食”也对退热没有多大帮助。误区二:积食引起咳嗽

咳嗽与积食没有直接关系。

咳嗽是呼吸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机制,对宝宝身体是有好处的。引起宝宝咳嗽的原因很多,某些原因可能会影响宝宝食欲。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查清咳嗽原因,积极治疗,照顾好宝宝,改善宝宝不适症状。误区三:积食引起口臭

口臭是积食的一种表现。但孩子口臭也可能是口腔问题(龋齿、牙龈炎、口腔不清洁)、咽炎、鼻窦炎等原因导致的。

小儿积食的表现

其实,“积食”是一个中医概念,表现为食物不能被正常消化,滞留在体内,导致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症状。

除了吃得过多之外,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肠道菌群紊乱、过敏、乳糖不耐受等都可能出现“积食”症状。

而这些症状,有点类似于西医的“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可能出现的症状:食欲不振;有口气;拉稀或便秘、便便有酸臭味;呕吐;食不好、睡不安、精神不佳;体重增长变慢;容易患有呼吸道疾病。宝宝的消化不良,一般会自行缓解。

如果看到宝宝确实非常难受,有2个妙招,请收好:

葡萄糖酸锌

对于腹泻宝宝,适量补锌不但可以及时补充由于腹泻丢失的锌,而且可以缩短宝宝腹泻时间并减轻症状。

如果宝宝腹泻严重,推荐宝宝服用口服补液盐III,不但可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有轻微的止泻作用,还可预防和治疗腹泻导致的脱水。

益生菌类药物

益生菌类药物能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有双向调节能力,有助于改善宝宝腹泻和便秘的症状。

已经腹泻的宝宝,使用益生菌后可以同时用思密达(八角蒙脱石散),不仅止泻,还能保护胃肠黏膜避免受到细菌病毒的再次侵袭。

但不是每一种“消化不良”都能自愈,孩子出现以下5种情况,必须送医:腹泻伴无尿或者尿量明显减少;反复或剧烈呕吐,腹痛腹胀,伴有发热;长期积食,食欲不振,伴有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怀疑有贫血等营养性疾病;呕吐物有咖啡色或深色物质怀疑呕血。

好身体少不了好肠胃,要避免消化不良,更要平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那妈妈们如何帮助宝宝预防消化不良呢?

消化不良总反复

有些宝宝不仅过节消化不良,平时吃点东西就容易消化不良。这又是为什么呢?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消化系统不健全

宝宝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差,稍有喂养不当,就可能造成消化不良。饮食结构变化

食物长期单一,零食及饮料摄入过多;

不定时定量饮食,吃得过急过快。气候原因

天气突然降温,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

室内干燥使宝宝饮奶、饮水过多都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疾病原因

有些宝宝体弱多病,经常肠胃不适,或者正在感冒发烧,就会引起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多半是“吃”造成的。

除了观察消化不良可能出现的症状,还可结合宝宝的排便情况,找到一些原因。过量饮食或者食物含糖量过高

宝宝的大便量多,便质较粗糙,内有泡沫和食物残渣,甚至有没被消化的食物,那么很可能是因为吃过多了,或者食物中的含糖量过高所致。

蛋白类食物食用过多

宝宝的大便呈黄褐色稀水样,或是其中夹杂有尚未消化的奶瓣等,并且伴有屁多、气味臭,那么宝宝可能摄入过多蛋白类食物,不能充分消化。

脂肪过量摄入

当宝宝的大便量增多且呈糊状,质地细腻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和脂肪,气味臭,说明宝宝可能存在对脂肪消化不良的问题。

所以,最重要的预防原则就两个字:减量。

三个饮食原则

家长一定记住下面三个饮食原则,帮助宝宝守住肠动力。

吃得多,不如科学喂养

与其哄着宝宝多吃一口,不如科学添加辅食,做到食材多样、定量准备、营养均衡。

切忌因为宝宝的喜好,摄入大量单一的食物。追着喂,不如自主进食

家长与其每天追着喂、哄着吃,不如把主动权交给宝宝,鼓励宝宝自主进食,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适当运动,助力肠蠕动

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美食虽好,也别投喂太多,记得带宝宝多运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