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安
在国内的演出市场中,舞剧可算是比较小众的,其观众群多为圈内人。可就在去年末,接连在上海上演了两出一票难求的舞剧——《醒·狮》和《永不消逝的电波》,不仅圈内人闻风而动,早早就预订了场次,在舞蹈圈外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豆瓣”给两个作品都打出了9以上的高分,据说还有广州观众在看了《醒·狮》的首演后意犹未尽,特地跑到上海来二刷的……在我的印象中,这几年来,既叫好又叫座的舞剧不多,能引起圈外广泛关注的作品就更少了。此次这两出舞剧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参评剧目角逐文华大奖,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比起奖项的归属,我更好奇的是:满园春色关不住,那支吸引了“墙外人”的“红杏”,究竟是什么?
可能不同的观者会有不同的答案。在我这里,我感受到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创新力。
这两出舞剧“新”在哪里?一个是南粤儿女在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中的民族觉醒,一个是解放前上海的地下革命工作者与敌人的殊死斗争。主旋律的题材似乎并不能给观众多大的想象和期待。然而,当我置身剧场,二者以各自的方式带给了我不同寻常的观演体验。如果用一个字形容,《醒狮》让我体验了一把“燃”,《永不消逝的电波》则令我为之心“悬”;前者陪我重温了当年初看电影《狮王争霸》时的热血沸腾和壮怀激烈,后者让我的小心脏始终悬在嗓子眼。这种强烈的心流是以往观剧经验中少有的。
“耳目一新”的呈现与剧组启用“新锐”团队密不可分。两部作品的总编导都是80后,他们似乎有意识地想要突破舞剧传统的叙事方式和审美范式。尽管讲述的是大时代中的民族大义和理想信念,这两部舞剧都没有简单地把历史故事搬上舞台,点缀以武术的套路或加点谍战剧佐料,而是将此情此景此人完全交织在一起,所有手段都是为“人物”服务的。几位年轻编导在采访时都谈到:每个主要演员们都被要求写一写自己所饰演的“人物小传”,一遍遍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当代人的视角去回望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只有当内心真正感同身受他们当年的经历和选择,才可能有令人信服的表达,观众才会跟着你的逻辑走。
更令人称道的,是这些舞剧新锐们扎扎实实的功夫。而这些功夫更多体现在编舞之外,比如对生活、对社会、对文化、对历史的沉浸与感受。投入创作的时候,所有的积累都能为我所用。
广州歌舞剧团在五年前就开始筹划“醒狮”,剧本一年多时间就改了十三稿,主创团队多次到三元里村等地深入采风,充分了解岭南历史文化、民间传统舞蹈、醒狮、南拳的精髓,还请来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全国武术冠军为剧组做醒狮及武术指导,所有演员都从头开始练习狮舞和南拳武术,经历了长达三年之久的艰苦训练。
相信很多观众都对《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老上海风韵印象深刻。编导专程去上海老弄堂,观察那里的人家是怎么晾衣服的,看进出弄堂口上了年纪的人的穿着。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安安静静地在弄堂里洗带鱼的一幕触动了她,在她身上,她看到了一种内心深处的体面、优雅和干净,与文学作品中关于老上海的描述不谋而合。
两出“新”鲜出炉的舞剧,让我看到一批80后的舞剧新锐们正在自信地开疆拓域,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舞剧新作。
在话剧《谷文昌》里看到平凡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