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今年首次迎“双访问港”邮轮 治高空抛物,断电30天合适吗? 让社区治理有“温度”也有“风度” 黄浦警方“铁骑队”今组建出征
第2版:要闻 2019-10-28

治高空抛物,断电30天合适吗?

纪玉

近日,一则饮酒男子从13楼抛酒瓶被物业罚断电30天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被断电业主事后报警让民警帮忙求情停止断电,物业坚持按业主规约处理。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业主规约是经90%业主同意生效的,业主入住时也签字确认了,如果业主有异议可以起诉。

物业的做法得到了网友的大量点赞,这说明高空抛物行为已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公害”。高空抛坠物被称为“城市上空的痛”,也是城市管理的难点之一。故意为之的高空抛物行为更是令人深恶痛绝,因为从天而降的坠物对楼下经过的人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一颗高空坠下的苹果曾造成一名女婴头部重伤,更不要说酒瓶乃至菜刀这类更具“杀伤力”的物品。抛物者不顾他人安全任性妄为,自然会受到众声谴责。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支持物业的做法。有网友认为,断电不妥,因为与抛物者同住的家人可能受到牵连。有法律界人士认为,物业无权对业主采取断电措施。确实,断电30天的处罚本身就十分具有争议性。虽然写入了业主规约,但是否可以就此剥夺抛物者及其家人用电30天的权利,值得讨论。

这其实也反映出治理高空抛物的困难之处。对于高空抛物,一是难在查不到是谁扔的,二是难在查到了该怎么管。目前看来,高空抛物若造成了严重后果,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没有,似乎就缺乏明确而有力的法律规制。此前,有人扔下三把刀虽未伤人,但仍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刑事拘留。也有过高空抛物者被行政拘留的记录。那么,何种程度的抛物应被追究刑责、何种应被处以治安处罚?看来,法律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既要对那些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高空抛物行为有明确的规制措施,也要有明晰的判断标准。

通过业主规约等小区自治手段应对高空抛物,这样的做法值得提倡,只是在具体措施的合法合规性上,应多作考量。同时,业主规约毕竟有其局限性,它只针对一个小区,也不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力。法律法规应尽早回应社会关切,对高空抛物作出普适性规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