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菲律宾不容恐怖“持剑者”肆虐 土军用“和平之泉”冲刷叙利亚
第20版:军界瞭望 2019-10-28

菲律宾不容恐怖“持剑者”肆虐

菲律宾政府军在南部执行反恐作战

数周前,臭名昭著的菲律宾阿布沙耶夫组织头目萨瓦哈安被美国国务院列入全球恐怖分子名单,这是自“9·11”事件以来对该名单进行的最重要更新,美国将因此能更有效地制裁恐怖头目和那些受训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人员。菲律宾媒体评论,此举可能意味着阿布沙耶夫组织将遭遇国内外更猛烈的打击。

捞钱没有底线

阿拉伯语里,“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意为“持剑者”,以其命名的组织是1991年从菲律宾反政府势力中分化来的,其政治主张是在菲南部建立独立的宗教国家。观察其几十年的活动,该组织并未在“建国”上花多少功夫,倒是在“基地”组织和东南亚“伊斯兰国”支持下,把主要精力放在绑架勒索上,为攫取金钱没有丝毫底线。

该组织多次因赎金要求未被满足而对多名西方人质实施斩首。为了敛财,阿布沙耶夫组织还毫无人性地掠夺平民财产,2017年占领马拉维城期间,就掠夺了大量现金珠宝,粗略估计价值高达20亿比索。

他们的恶劣行径引起菲国内外的愤慨,杜特尔特总统执政后,菲陆军司令发誓一年内消灭该组织主力。尽管菲军未能实现这一目标,但遭受重创的阿布沙耶夫分子也惶惶不可终日。据菲律宾《星报》介绍,截至2019年初,阿布沙耶夫组织总人数从巅峰时的4000人跌落至400左右,组织则分裂成多个派系,并越来越像类似犯罪团伙的组织。

仍是“难除之疥”

“尽管阿布沙耶夫遭受重大打击,但它依然是菲律宾国家头号安全威胁。”美国退役海军准将里卡斯·卢夫赖斯指出,该组织之所以剿而不灭,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当地根基深厚。阿布沙耶夫组织通常在落后山区扎根,以金钱开路,收买人心。以棉兰老地区为例,阿布沙耶夫组织为被招揽人的父母预支7万比索当“订金”,随后每月支付3万比索“月薪”,而当地家庭的平均收入仅为1.1万比索。一些人铤而走险,他们拿起枪就是武装分子,放下枪就是老百姓,让政府军无法分辨。

精良的武器装备也让阿布沙耶夫组织成了“难啃的硬骨头”。菲情报部门称,该组织将勒索所得资金的60%用来购买武器。视频显示,阿布沙耶夫分子装备有先进步枪、榴弹发射器、搭载M2重机枪的皮卡等武器,甚至通过黑市搞到美制大威力5.56毫米子弹。反观菲政府军,由于军费有限,菲军至今仍大量使用越战时代的“老爷枪”。

俄新社称,随着“基地”势力萎缩和“伊斯兰国”在中东节节败退,极端势力正筹划外线转移。在此战略下,“伊斯兰国”麾下的东南亚籍极端分子很可能返回母国,继续兴风作浪。2017年马拉维恐怖袭击中,菲军就发现约200名从叙利亚归来的“伊斯兰国”分子。

“可以预见,如果‘伊斯兰国’势力向东南亚地区扩散,必将给‘阿布沙耶夫’组织注入强心剂,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发生恐怖袭击的风险将大幅增加。”卢夫赖斯说,“类似马拉维事件那样的大规模有组织袭击可能不会太多,但各种‘独狼’式袭击将更加猖獗,反恐力量本就薄弱的东南亚国家或将面临更严峻考验”。 肇立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