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瑰宝,中医药对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持续性房颤及永久性房颤心率的控制有较好疗效,具有独特优势。
心房颤动归属于中医“心悸”“胸痹”。每个患者由于生活环境、工作条件、性格及饮食习惯等不同,病机表现也不一样,主要证候类型有:心气亏虚、心血亏虚、心阴亏虚、心阳不振、心脉瘀阻、痰湿内阻、肝气郁结等,常多种证候类型相互夹杂在一起。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曾记载心悸的主要原因、症状,历代医家不断完善补充,留下许多疗效确切的经典名方,如:生脉饮、炙甘草汤、真武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部分中药如丹参、甘松、景天、三七、桑寄生、苦参、炙甘草、黄芪、桂枝等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异位兴奋,减慢心肌细胞的传导速率、延长有效不应期,从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冯其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心病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