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郴州行 陌上尘(中国画) 为学 共同走过的日子 学校图书馆里的“书房” 天不亮出门看世界
第17版:夜光杯 2019-11-07

共同走过的日子

杜竹敏

不知不觉间,和艺术节已经共同走过了十多年的日子。翻检记忆,第一次与“艺术节”亲密接触的时候,我还是复旦中文系的一名研究生。就是在那个秋天,每周差不多都会有3-4天晚上,从城市东北角的武川路倒几辆车来到市中心的各大剧场——兰心、美琪、话剧中心,偶尔还会有大剧院……每每在月朗星稀的深夜回到寝室,拖着一脸茫然的室友回忆刚才看过的戏,室友睡意蒙眬地问我:“这么密集的看戏频率,你不会审美疲劳吗?”我笑笑回答:“人生难得几回狂。”

十多年过去了。从学生到踏上工作岗位,或深或浅地加入到艺术的创作之中。每年的十月,因为艺术节而变得有些不同,似乎也成了常态。看的戏越来越多了,看戏的频率越来越高了,与艺术节的接触,也越来越亲密了。

每年的艺术节,似乎都有些新的面貌,而始终不变的感受是——内容一年比一年丰富了。翻阅今年的艺术节演出剧目单——戏曲、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实验戏剧……让人有一种时间不够用,恨不得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剧场才好的感觉。

节目单越来越漂亮,看戏人的心态也在慢慢地改变。今天走进剧场,我们欣赏的不仅仅是台上的艺术。剧场本身,也是可以阅读的建筑艺术。水晶宫般晶莹剔透的上海大剧院、如艺术之花盛开的东方艺术中心、浓缩了历史与当下的文化广场;还有充满了古典气息的上海音乐厅、中国大戏院、兰心大戏院……金秋十月,我们被艺术包围。

“盛会”的感觉也越来越鲜明了。更多时候我们把在剧场、论坛的相聚视作一次“艺术的邀约”。交流、畅谈、碰撞,相同的或是相左的意见在这里汇聚。“泛艺术、大文化”的概念让艺术节突破了台上台下、场内场外的壁垒。

当然,作为一名艺术节的忠实拥趸,更令人喜悦的变化是——我们离艺术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生长、生活在普陀区的我,过去看戏,多半是要“长途跋涉”,跑到市中心、或是浦东。而如今家门口竟然也有“好戏”看了。普陀区文化馆里的《意大利金牌萨克斯四重奏上海音乐会》,让不少说到萨克斯就想到《回家》的人有机会得以重新审视这一历史悠久的西方乐器。

世界顶级大师不仅走到家门口、还被热情地请到了家里。而许多一票难求的经典艺术作品,也以一种拼盘组合的方式,出现在了“艺术天空”。《传承创新——上海经典舞剧集锦展演》在名不见经传的长征社区文化中心上演,大概也会让许多人意外。别的暂且不说,便是轰动一时、一票难求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也足够让人充满期待了吧!

今天,我们不仅在大剧院、歌剧厅欣赏艺术,也在广场、社区、学校,触摸不同的文化。艺术,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俯仰可拾,如呼吸般自然充盈在生活之中。同时似乎也在不断地引导着我们,寻找与艺术之间最惬意的相处方式。

忽然想起十多年前,室友的那个问题——“你不会审美疲劳”吗?今天,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回答:“不会!”非但不会,反而越来越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艺术节与柔情且沉静的上海秋日,与浪漫又自在的生活最相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