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杨浦区举行残疾人文艺汇演 自闭儿学游泳改善沟通能力 嘉昆太残疾人一展歌喉庆节日 普陀区残疾人摄影视频大赛揭晓 残健融合城市定向赛落幕 与患者沟通从学习手语开始 职业技术明星现场展才艺 专场招聘会开到“家门口”
第8版:阳光天地 2019-12-03

与患者沟通从学习手语开始

普陀区首个助聋门诊开设一年多精心服务聋人患者

“您好!请问您哪里不舒服?”“请配合治疗,您的病会好的。”……每个星期三的下午,在普陀区人民医院助聋门诊,总会看到医护人员在用手语和聋人病患问诊沟通,热情提供医疗服务的情景。助聋门诊开设一年多来,医院开通聋人就诊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挂号、优先就诊,手语和志愿者全程陪同的医疗服务,共治疗540多位聋人患者。医院荣获了上海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称号。

全国劳模、普陀区人民医院护士于井子动情地说:“他们不是不生病,是有病说不出来,我们的职责就是让医疗沟通变得更加顺畅,让聋人患者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会手语沟通零距离

由于言语上的障碍,聋人看病只能使用笔和纸与医生进行交流,既浪费时间,又不容易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病情。

普陀区人民医院根据《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举全院之力,开展助聋服务。2018年5月17日,在第28次全国助残日暨普陀区残联成立30周年活动上,市聋人协会,普陀区残联向普陀区人民医院授牌,设立医院为普陀区首家“助聋门诊服务点”。

为解决医患之间的沟通难题,医院举办了“窗口服务手语培训班”,组织门急诊窗口、医技、后勤等辅助部门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利用午休时间,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由上海东方卫视《午间三十分》手语主持人、普陀区残联活动中心主任张丽君主讲。

“就医之家”放心称心

2018年8月31日,普陀区首个助聋门诊在医院正式挂牌开诊,每周三下午“定向”服务聋人,成为聋人的“就医之家”。9月5日,“助聋门诊”迎来第一批聋人患者。

这天,助聋门诊来了一位中年女性聋人,她曾经因眩晕辗转多家医院看病,因沟通不畅,医生只能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及症状体征,对其进行治疗。当她得知普陀区人民医院开设助聋门诊后,就来了。医院领导、门急诊办公室主任,特意请来眩晕门诊、神经内科专家刘晓红主任为其单独诊治,还开通了绿色通道。在刘晓红的精心诊治下,该患者日趋好转。患者和家属连连感谢院方及医务人员为此付出的努力。

“八心”护理用上手语

今年春节后,全国劳模于井子带领护理小组,加入了学习手语的队伍,并与张丽君合作,拍摄了围绕于井子护理小组“八心”服务内容的手语教程,编撰《“八心”护理服务手语翻译册》,将助聋服务从门诊延伸至住院全过程。

9月23日,医院举办了聋人群体专场医疗咨询,医务党员纷纷报名参加,为聋人朋友提供健康咨询、血糖血压及骨密度测定等服务。

江跃中 梅莉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