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美术家、版画家杨可扬,是受到鲁迅提倡的新兴版画熏陶成长起来的第二代新兴版画家的代表人物。杨可扬长期从事进步木刻运动,1949年后专事美术编辑出版工作,生前历任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版画会会长。
痴迷版画创作
杨可扬,1914年生于浙江省遂昌县一个偏僻的山里——鹤村。1939年,杨可扬在《民族日报》社任美术编辑并兼任《浙江日报》副刊《新艺术》的编辑工作,从此与报刊媒体结下不解之缘。杨可扬的早期版画作品几乎全为黑白木刻,创作题材以人物为主,深刻反映社会矛盾。他的《老教师》《张老师早!》《教授》等作品通过描绘教师的艰难生活,从知识分子这一层面来揭露旧上海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凄凉景象。他遵循鲁迅先生的新兴版画运动的思想,“放刀直干”来表现“国民的艰苦,国民的战斗”,画面对比强烈,人物造型质朴自然。
从1956年起,杨可扬先后担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编审,时间长达30多年。由于他的版画创作经历,他对版画书籍和画册的出版尤为重视。他与当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吕蒙一起促成了全国性版画刊物《版画艺术》双月刊在上海问世。改革开放后,杨可扬迎来了创作鼎
盛期,形成了“可扬版画”艺术上鲜明的个性特色,刀法粗犷、豪放,色彩鲜明强烈。
住在爱文公寓
据美术界人士回忆,当年去爱文公寓拜访杨可扬,“进入镂空铁门便是停着许多自行车的门厅,登上宽大而做工细致的转角扶楼上楼,透过向南的窗户可见庭院内的绿色。杨先生住在四楼,和指挥家曹鹏住一层。”
爱文公寓,现在被称作联华公寓,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在1931年设计,1932年5月竣工。爱文公寓总体布置采用南北行列式,立面简洁,饰水平线条。爱文公寓和武康大楼有些类似,远远望去,像一艘大船矗立在北京西路铜仁路口。爱文公寓建筑面积12923平方米,房间内居住空间分割明确,楼梯间作竖向构图。 文 沈琦华 图 蔡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