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群内家长购买课程剩余数量均不少
乐高活动中心海外滩店已关门 本报记者 徐驰 摄
昨天,多名家长向新民晚报反映,由乐高(LEGO)品牌官方授权的乐高活动中心(LEGO education)突然贴出一纸《告家长书》,称受今年10月乐高官微发布的取消授权消息的影响,门店面临关闭。这份闭店声明,让先前支付了大额课程费用的家长们瞬间“没了方向”。
一声不吭就关门
“今年9月我刚续约,没想到,竟然就这样一声不吭地关门了!”其中一位家长叶女士告诉记者,由于朋友引荐,她才带着孩子来乐高活动中心海外滩店上课,看中的就是这家机构的“官方授权”背景。今年9月,她又续约购买了价值15000元的课程,总学时为期两年。
记者在“乐高活动中心ShangHai”微信公众号上看到的《闭店声明》中写道,“乐高活动中心金桥店、瑞虹店和海外滩店闭店停业”。
这份声明中解释,乐高活动中心均为西觅亚公司旗下,今年10月11日,乐高教育宣布终止与西觅亚公司的合作,才导致了闭店的发生。目前,上述三家乐高活动中心已暂停营业。店关了,后续怎么办?据这份声明说,目前只有一套“设想方案”:
1.与新代理商谈判,将现有会员导流到新体系中,最大限度保护会员权益。2.寻找新的具有办学资质的企业,以品牌和资源的方式进入,重组现有体系,为家长提供更多服务。
家长教师“一脸懵”
这样的“设想”,显然不能让家长们满意。记者了解到,和叶女士有相同经历的家长并不在少数。根据她提供的截屏可以看到,目前,家长们自发组织的“维权群”内人数已超百人。而家长们用于购买课程的金额都不小,少则几千,多则上万。
刘女士也是其中一位家长。前天晚上,她还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上课,没想到,昨天就看到了这样一份《告家长书》。截至目前,她已经前前后后购买了价值2万余元的课程。“我们基本上都是冲着‘乐高’的名气来的,谁知道,门店会这么坑!”
记者了解到,在家长们自发组织的“维权群”内,还有不少原先该门店教师的身影。其中一位黄老师告诉记者,对于这两天经历的一切,他也“一脸懵”。“昨天上午,公司人事突然发微信过来,要求我们停课,在家休息‘等通知’。”他成为乐高活动中心教师已1年多,之前,公司从未以任何原因停课。“感觉我们也被蒙在鼓里。”每月20日是工资发放日,闭店是否影响教师收入,也未可知。
手机打爆无应答
更让家长们寒心的是,事发后,门店方面除了贴出一纸冷冰冰的告示,并没有任何其他工作人员出面安抚。也有家长直言,其实,在今年10月11日乐高官宣不与西觅亚公司合作后,家长就询问过后续事宜。当时门店方面承诺“不会有问题”。据家长爆料,今年“双11”期间,乐高活动中心还“收割”了一波学费。
目前,家长们几乎打爆了告示上的两个手机号码,却是无人应答。记者也分时段、多次拨打了这两个手机号码,结果,对方的手机不是停机就是忙音,始终无法接通。
记者还拨打了家长们提供的门店负责人手机,对方始终忙音,无法联系。记者输入手机号码,试图添加对方微信。但截至发稿,也无人理睬。
对此,家长们希望门店负责人尽快现身,给家长一个明确满意的解决方案;作为品牌方的乐高,行事不该如此草率,应将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 本报记者 徐驰
律师观点
被授权方承担责任
上海市经建律师事务所主任应慧鹏律师认为,品牌授权是指品牌权利人(授权方)将自己所拥有或者代理的品牌、商标以合同的形式授权公司或者个人(被授权方)使用,当授权方与被授权方终止合作或者发生纠纷,往往造成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损失。
被授权方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时,合同期限不得超过品牌被授权到期日,如在到期日届满前,因授权方违约解除造成消费者权益受损,被授权方在承担消费者损失后可向授权方追溯;如被授权方与授权方在合同期届满后终止合作,被授权方未获授权展期,亦未在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时履行告知义务,则应向消费者承担全部违约责任。作为知名企业的品牌授权方,在终止或解除与被授权方的品牌授权合同时,也应理性地考虑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