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观音山和白云山 红树林 给记忆一个标签 新米粥 百年沧桑话义利 “绿枝”长青,怀念吴承惠先生
第16版:夜光杯 2019-12-28

新米粥

稼 穑

今晨收割的稻谷,晚上能煮上新米粥,真是粥美尝新米了。

白米粥,水米融洽,柔腻如一,闻着香,入口肥甘滑润,是江南人早餐的主食。以前不管穷人富人,江南人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上必吃米粥。仓廪不实之家,晚上也只能吃粥了。幼儿、老人主食以粥为主,以利消化吸收。若有病初愈者,医家认为粥养最宜。大米粥营养丰富,吃起来舒服,而且具有补脾和胃清肺的功效,特别是粥油(粥熬好以后上面的一层粘稠),能补液填精,延年益寿,被晚清温病学家王士雄称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近年来随着养生之风流行,吃粥也成了时尚,街头多了粥店,商场有了粥的配料专柜,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做杂粮粥。本人也喜欢喝粥,做过各种杂粮配料的粥,吃过远近不少店家之粥,吃来吃去还是觉得新米白粥最好吃。农产品讲究新鲜、原味,米粥更是这样。每年秋收新谷登场,家里总要煮一锅新米粥,晨起腹空肠清,喝上一碗新米白粥,温肚暖肠,神清气爽,舒畅极了。

粥,清淡、平和、口感又好,做起来也简便,很合文人的胃口。北宋张耒喜欢早上吃粥,他在《粥记》中写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苏东坡的感觉是晚上吃粥更妙,他说:“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陆游的长寿秘诀是米粥补养之益,他十分推崇吃粥,专门做了一首《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粥,有营养能滋补,也有美容之说法。江南的姑娘皮肤白嫩细腻,说是得益于主食米饭白粥的滋养。

中国传统所说的食补食养,可能要推食粥为第一了。煮粥,说起来是简便的事,其实真正要做出一碗好的米粥,也是要用心花一番功夫的。首先要选一款好米,好的新米,一户炊之,满村闻香(如松江早香稻)。稻米讲究产地、品种、种植农艺、加工储存方法。江南的稻米是历朝历代最好的贡米,如果是乡土品种,多用有机肥种植,那一定是好稻米,可叹如今不少江南子弟误认为他乡的稻米胜家乡了。

粥,就是白米与清水的结合,自然要讲究水。古人说用井水煮的粥最香,江南的井水有点咸,煮出来的粥有点发绿,味道不及河水好吃。煮粥的水量与时间都有一个度,水多见水不见米,水少见米不见水;煮久粥烂成米糊,火候不到水米不融粒粒皆清楚,都难为粥。

煮粥要用心,吃粥也要耐心。小时候贪睡,上学前总是急急匆匆吃早饭,热气腾腾的粥急着吞咽下去,半碗粥下来已是满头大汗,真是心急吃不了热粥。那时,食不为味只求饱。现在时间富裕了,觉得粥凉了更不好吃,粥凉汤干味变,没有粥那个特有的味道了,所以古人有“宁人等粥,毋粥等人”。此话真有道理。

粥美,一定要用新米煮的,现代人还是有口福的,稻米有了低温储藏,一年四季可以吃到新米粥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