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迎元旦 十日谈“回家的路”征文启事 富春江田居(油画) 长乐邨里“日月楼” 真是急煞老百姓 我的一次行为艺术 船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19-12-29

长乐邨里“日月楼”

沈琦华

丰子恺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居住地。一个是他出生的地方,大运河畔桐乡石门湾的“缘缘堂”。另一个就是他在上海的住所“日月楼”,丰子恺在那里住了21年,直到去世。

“日月楼”位于陕西南路39弄“长乐邨”内93号。“长乐邨”由英商安利洋行设计,建成于1929年,早期叫凡尔登花园,1958年,因其北临长乐路,故改今名。“长乐邨”占地2公顷,建筑面积19148平方米,共有129个单元,总体沿陕西南路,坐北朝南行列式布局,共7排。除北边沿马路为2层店铺外,其余均为3层联排式花园里弄住宅。“长乐邨”内大多为法式建筑,但也有一部分上面是西班牙式平屋顶下面是英法混合式的折衷主义风格建筑,“日月楼”就是后一种建筑的代表。“长乐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弄内行车的需要,同时屋前又设计有开放式庭院,所以房屋前后间距极大。屋前的庭院,大多栽种树木花卉,风冷树枯的暮色中,走在“长乐邨”内,颇有“日月楼中日月长”的唯美意境。据说丰子恺在1954年租下93号小楼,以“日月”命名,并顺手写下此句。第二年,定居在杭州的国学大师马一浮,就用丰子恺的这句作为下联,配上一句上联:“星河界里星河转”,赠给丰子恺。

“日月楼”是3层建筑,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也写下过自己人生的“三层楼”之辨析。丰子恺说人生好比爬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才是灵魂生活。一般的懒得爬楼的人,就住在一层楼,享受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贤孙,也就满足了;脚力好的,会爬到二层楼去玩玩,琴棋书画,赏心悦目;再不满足,就要登上三层楼探求人生之究竟了。丰子恺认为他的老师弘一法师便是这样一层一层爬上三层楼的,而他本人“脚力”小,只能停留在二层楼上面,斤斤于一字一笔的小技,向三层楼望望。

丰子恺和弘一法师最温情的作品当属《护生画集》,以初集为起点,开启了这段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诗画合作。弘一法师曾留有文字,希望《护生画集》“为通俗之艺术品,应以优美柔和之情调令阅者生起凄凉悲悯之感想,乃可不失艺术之价值”。弘一法师写诗,丰子恺作画,一诗一画两相对照。1929年,《护生画初集》出版,丰子恺以此画集恭祝弘一法师50岁生日安康如意。1940年,《护生画续集》印行。丰子恺设想,“朽人七十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第三集,共七十幅;八十岁时,作第四集,共八十幅;九十岁时,作第五集,共九十幅;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可惜天不遂人愿,弘一法师63岁圆寂。之后,丰子恺独力肩起使命,既作画,又写诗,1950年出版了《护生画三集》。

丰子恺此时在与友人的通信中写道:“十年后当再作第四集八十幅。但深恐人生无常,世事多磨,今后当随时选材,预先作画。”《护生画四集》于1960年出版。之后,丰子恺更加心急,1965年,提前5年《护生画五集》出版。据弘一法师当年设想,《护生画六集》应在1980年出版。1973年,丰子恺决意不顾一切吮毫挥笔,务必完成六集护生画。他说,“为报师恩,我践前约,也就顾不得许多了。”1975年,丰子恺因病去世,之前他竟奇迹般地暗中完成了百幅护生画。1979年,一至六集《护生画集》出版,此时,距离丰子恺去世已整整4年。

“长乐邨”,碧云天,黄叶地,小径依旧,一副半真半幻的境界。冬阳吝啬,天很快就暗了下来,慢慢走出“长乐邨”,转到陕西南路与新乐路的交叉处,正赶上红灯,等候红绿灯转换,一时无所事事,眼睛却不知为何湿润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