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世荪
上海话中的“灵光”有一个普通话少有的含义,就是表示感受到的效果十分好。程乃珊曾在《上海探戈》一书中写道:“上海人称好为灵光,其实灵光比好含义更广,包括对其外表到质里到动态到功能效益。”这段描写写得极为贴切。
关于这个“灵光”的来源,大多归入所谓神灵。南朝的《玉篇》:“灵,神灵也。”汉代的《大戴礼记》:“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因此,“灵光”就是指神像头部四周的光辉。那么,在各路头上带光环的尊神传来之前,有没有“灵光”这一说?有的话其所指又是什么呢?
1966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六十六枚望山楚简上,发现那时已有不少关于“灵光”的记载。楚简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玉皇大帝和释迦牟尼都还在来的路上,民间流行的是祖先崇拜,人和神分得还不是特别清楚。被顶礼膜拜的先圣们除了姓甚名谁,还有户籍属地、亲缘庶嫡;甚至连他们身上的缺陷也都记录在案。《淮南子》:“盖闻传书曰:‘神农憔悴,尧瘦癯,舜霉黑,禹胼胝。’”哪有什么灵光环绕!因此,古文字研究专家古敬恒教授根据楚简上的语法结构推断,认为春秋战国时的“灵光”,“必是一种质地优异、色彩鲜艳的织物。”古代楚国和吴越的关系密切,越国最终并入楚国;而吴越地区正是那时纺织业十分发达和先进的地区。“当‘灵光’这种新织物刚出现时,楚人因其光洁精细而惊异不已,遂以‘灵光’称之。”未曾想到,上海人今天口中念念不忘的“灵光”,执守的原来是千百年前古代吴越劳动人民曾经创造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