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灯味斋吟草 书法 第一次送礼的烦恼 永昌“永子” 陈凯歌的“烂”剧本里,藏着当代杜甫? 白云山记
第19版:夜光杯 2020-01-07

白云山记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喻 军

以“白云”命名的山,据我所知全国有多处,前不久随团去福安采风,就去了一处地貌奇特,宛若冰壶瑶界的白云山。

记得那是昧爽放晴的胜日清秋,从福安市中心一路驱车四十多公里,窗外不时掠过闽东旖旎的乡野风光。至白云山景区入口稍作停留后,便坐车直达九龙洞最高处的葫芦潭。如是览山,无须拾级攀陟,而是自高而下、盘纡观景。其实并不轻松,很快发现,下山的磴道较窄,只能紧挨游人排列。仰睇其上,崖壁环峙,削天隘穹;俯瞰下方,阶石略高,下脚便有不够托实的驽缓之感。不多久,出现一处带围栏的观景平台,即刻引发人群的松动,于是留影的留影,歇脚的歇脚。我贴近护栏四下张望,但见河床轩豁,出现了诸多间歇式排列,且大小、高低、深浅不一的壶穴,好像经过一双妙手的点化,有镂空玄朗、迥奇似幻之感。续而下行,发现景区各处的提示牌,对壶穴的命名颇有诗意:比如穿壁瓮状的“飞天井”、涡流磨蚀的“盆状壶”,还有壶口分离、壶内相通的“通心穴”等。而一路大石圆顿、小石错落的排布,形成了横欹宛转、灌莽夹涧、堆垒嵌漏的山势。

白云山潭景很多,是水源充盈、静影沉璧的杰作。除葫芦潭外,九龙潭呈波状勾连的岸壁,形成弯曲的河床,而水底的壶穴,可谓历历可数。再看底下的卧龙潭,恰似翡翠,揉碎在这一泓碧水之中。后得知,其最深的石臼达18米,每逢雨季,随着水势的流转,坳中直下,倾泻成瀑。还有锁龙潭和憩龙潭,前者应含水为门束、扼守豁口之意,后者因形似两只龙头于此饮水而得名。这一连串的潭景,构成一种彼此呼应、远近翠叠的妙境。至于下山途中各种奇特的石景,也很抓眼球。比如名为“龙抓壁”的崖石上,那一道道锋利的爪痕,仿佛定格了一场远古的搏击;而试剑石,也称屏风石,是巨大的板状岩块以及山崩地裂的杰作,犹似霹雳的刀剑曾于此角力;还有“指环王”,在多少万年的风化和流水侵蚀之下,那满是条褶、形同根根巨指的崖壁上,那凸起的岩石,如一枚硕大的指环。

白云山除了美妙的潭景和石景以外,最令我难忘的,是它奇特的洞天世界。那是远古蟾溪两侧山峰的一次重力崩塌,轰隆而下的滚石堆积成“九龙洞”。入得洞内,但见崖石参差,岩壁峭削,宛若一座迷宫。有时逼仄而无所向;有时屈曲如临险境。同行者中有一女子,因一步不慎差点从豁口跌落深潭,好在就近的一位男士眼明手快、尽全力拖拽住了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至于洞内人工设计的照光,又为这种寸步难行、几成匍匐以进的险境镀上一层迷幻的色彩。更有一注泻入洞中的悬瀑,须踩过底下水声轰隆的铁桥方能近睹。我站在天井似的洞壑里,仰观这一注光芒的匹练,神魄为之所动。

洞内瑰奇险峻,出洞则是一片朗朗的寰界。顺着古栈道似的木梯稳步下行,顿感山势趋缓,琪花玉树,水流潺潺。放眼葱茏的平畴和群山,一派云影天光,悠然高广。

其实,白云山最为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它的冰臼地貌,其冰脊、冰川漂砾及铲切遗迹,在我国南方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且数量种类繁多。个别大的冰臼高约六十米、直径约三十米,这在冰川冰臼考察史上绝无仅有。石臼的命名也是五花八门,比如爱心石臼、阴阳石臼、蝌蚪石臼、漏斗石臼、连环石臼、天眼石臼等,大都造型奇特,嶙峋有致,宛若尊尊天然的雕塑。臼内蓄水好似容器,无数次旋流侵蚀的遗迹清晰可辨。研究人员认为,大约二三百万年前,这一带曾被冰川覆盖,属于第四纪早期。此消息的发布,使得福安城成了国内古冰川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亦使此山连续荣膺国家级、国际级地质公园称号。

作为因一次采风活动而邂逅此山的游人,获得的体验实与别处不同,故每每对它思有所忆,兴有所寄。那漱石的清响、潭影的青碧恍在耳畔,如在眼前,于是又暗自催生一份衣袂云生、盼再亲挹的千里心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