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高度展现大格局,细节体现生活美
第21版:创见 2020-01-08
2020年上海创意设计指南

高度展现大格局,细节体现生活美

新华路微改造

小家越住越大

黄浦区社区微改造

城市微改造 垃圾箱房

红色文化手账

第二届进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

凤凰自行车 非遗

凤凰自行车 非遗

◆琳恩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当人们对生活品质高度关注的当下,设计应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柳冠中给出的回答是,应该把设计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看,他言辞犀利地批评了“一切向钱看”的浮躁之风,指出设计的终极指向,在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过上幸福生活。

上海是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也是勇于创新的国际设计之都。2019年上海的设计创意产业发展创下佳绩,体现了高度和大格局。从高度上展现国家战略、城市发展大格局,在细节上体现绣花针功夫和生活之美,2020上海的设计创意还将带给我们哪些期待? ——编者

近年来,设计创意产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历史性机遇。不只是每年一度的上海设计周、中国国际家具展等展览如火如荼,观众数量和交易额节节攀升,设计上海、米兰家具展等“洋”展览也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前沿阵地。今年的进博会上,中国原创设计也走上台前,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设计是创新经济时代的竞争手段,在国家战略的宏观层面,它能够提升国家形象,得到尊重的设计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而在微观的个人层面,强化设计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摒弃消费主义的产品设计观,提倡生态主义的环境设计观,确立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可持续设计观念,也为提升生活幸福指数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城市微更新将续写老社区公共空间的新美学,上海出品的文旅设计三大基因将得以进一步强化,以上海智慧哺育各地非遗工艺,使其重返日常生活的故事仍会层出不穷,而且舞台将会更大,追梦人将以正确的姿势完成对小家的梦想改造,这些都将是2020年设计创业行业发生的动人故事。

城市微更新重塑老社区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社区功能是否完备、环境是否优越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在存量发展时期,精细化的社区规划成为了各地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上海正在持续探索如何“像绣花一样精细”地提升城市管理能级。2019年,本报国家艺术杂志报道过一批上海优秀的老社区微更新案例,设计师群策群力,用小成本和“四两拨千斤”的设计手法,通过打造诸如自动化垃圾房,带有落地窗的小清新活动室,充满热情味的楼道、屋顶这些细节,使得老社区在很大程度上面貌焕然一新,也改善了居民的社交生活。

事实上,这也催生了一种新的职业——社区规划师,用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徐磊青的话来说,就是:“社区规划师面对的改造空间通常很狭小,但那些空间连接的人很具体,改造一张椅子、一个亭子,服务的是周边人群。但如果规划设计足够用心、足够好,就能辐射周边,把周边的人也吸引到这里活动,是在创造连接。”

上海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为数不少,其公共空间往往因年久失修失去承载社区公共活动的能力。城市改造不能只着眼于大拆大建,细节的微更新更能让老小区提升品质。从专业角度来看,社区规划师的诞生不是一阵风,而是和社区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让学习城市规划的专业人士回归到社区中,通过专业的介入让社区生活重新焕发活力,这是挑战,也是未来城市的缔造者、设计师们努力的方向。

文旅创意凸显三大基因

最近,故宫建成600周年的消息刷了屏,气势恢宏、宫殿巍峨的紫禁城不再是影视剧中只可远观的场景,因为一款款爆款文创产品设计,古老的建筑和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也变得格外亲切有趣。

故宫文创让人们看到了文旅产品创新设计的巨大社会能量。实际上,近几年来,上海在开发具有这座城市基因的文旅创意产品,锻造富有上海本土特色的文创“新网红”方面已经找到突破口,并且不遗余力。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上海的三大文化基因——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近年来,基于三大文化基因推出的文旅产品在销量和口碑上赢得了双丰收。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以跨界新理念引入手绘创意,打造出还原一大会址场景的手账,爆款设计本身包含了纪念先烈、提醒现代人不忘初心的本意,就受到各界好评。

而上海博物馆作为文创衍生品设计研发的重镇,也根据上海文化基因中的江南文化打出了一手好牌。董其昌书画大展的各种衍生品热卖,就是其中的典型。而主动应对消费升级与城市更新趋势,启动调改升级,提升“豫园故里”,重塑“豫园漫步”,打造“空中豫园”的豫园商城也在积极开发文创项目,在2019年联合设计专业院校打造了一批摩登风情的文旅产品。

实际上,文旅产品创新设计也不是一窝蜂的潮流,而是持续渐进的过程,2019年的这些网红爆款不过是开了一个头,唤醒了这座城市在文旅产品设计上的创新活力。在2020年,更多包含吃穿用行,带着上海文化三大基因的优秀文创产品,势必将源源不断出现在人们面前。

非遗再造体现时代温度

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无疑是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朵云轩木版水印、“七宝皮影”、嘉定徐行草编等一批本土非遗作品纷纷亮相。不仅如此,上海作为国际设计之都,设计师和高校教师承担着“智慧大脑”的责任,在非遗创新设计,使其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之前,由歌手朱哲琴发起的“世界看见”老手艺再造创新项目中,参与者有不少就是从上海成长起来的本土设计师。

另外,上海的高校研培计划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和传承人群前来学习,包括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一批高校教师,联手设计师分析这些非遗手艺的基因和亮点,从而找出其创新再造的突破口。

如今,像四川阿坝、贵州六盘水等地的非遗手艺人都在上海找到匹配的设计师。就在去年进博会上,在上海相关高校的撮合下,贵州藤编技艺还与上海的知名老品牌凤凰牌自行车进行了合作,手艺人为凤凰自行车量身定制了前车篮和书报架,不仅登上了第二届进博会的大舞台,并且获得了100件藤编产品的订单。

这些都是上海各路创意设计人才和相关平台多年深耕非遗再造创新的结果。当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进行包装和文化内涵提升时,这些带着时代温度的非遗再造创新设计将大有可为,更广阔的舞台正等待着上海创意的厚积薄发。

追梦人改造“梦想之家”

数年前,一部《梦想改造家》设计真人秀唤起了大众对蜗居设计再造的兴趣。上海还存在不少老旧社区亟待改造,不少人对建设自己的小家怀有梦想,而真人秀作为样板,将他们隐藏在心底的这份梦想牵引了出来。

只不过,彼时,人们对“梦想之家”的认识还有待提升。据一些网友反馈,梦想改造家中的一些改造项目,彼时看是非常成功,但之后因为种种因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这和当时人们对改造设计的理念还不完善有关系。

这几年,随着断舍离、收纳整理等观念的深入人心,不少年轻人已经重新树立起梦想之家的理念。在一些家居设计专业媒体上,类似于“小家越住越大”的真实案例屡见不鲜。而来自日本的“断舍离”,经过本土的改造,产生了中华整理术等更贴近上海市民现实生活的整理、设计方式。一位刚毕业租房的大学生,凭借不俗的收纳整理技巧,颇有真知灼见的审美观,自己动手,在小小的出租房内就营造出了温馨的家,在美学教育逐渐渗透下沉的时代,并不是天方夜谭。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创意的设计师,随着物欲和消费主义的退色,更多人也认识到平平淡淡亦是真,家不在大,也不在于多光鲜、紧跟潮流步伐,平凡、好用、价廉物美的设计也是不错的选择。上海人一向的精打细算终于再次有了用武之地。

2020年,也有更多人愿意为好设计埋单,也为平淡的幸福生活用心经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