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志给医护人员送餐
甘书爽为医护人员理发
本报特派记者 郜阳
在疫情到来之前,他们是普通人,会为了柴米油盐而皱眉,也会在云淡风轻时哼起小曲。他们不会研制疫苗,也没法调配口罩,可当武汉这座城市被按下暂停键,这群普通人依然会拼命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能不多,却已是全部。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抗疫志愿者。
曹新志和甘书爽,就是其中的两位,他俩也和上海援鄂医疗队员们结下了深厚友谊。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普通人身上最闪亮的底色:善良。
曹新志
“要吃不惯这里的饭菜,给我打电话”
那天是元宵节,当上海援鄂医疗队员们像往常一样打开保温箱时,惊喜地发现里面多了一份份汤圆。听到大家的笑声,曹新志长长舒了口气,为了保证汤圆的口感,他和商家反复联系了好几次,确定最佳下锅时间。
曹新志今年42岁了,老家在河南信阳,很小年纪就外出打工,扎根武汉多年。他当美团外卖骑手的时间不长,也就两个月出头。当站长问他是否愿意为医护人员送餐,这个朴实的中年汉子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曹新志略带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哥是老家的村干部,特别关注防控,村里面安全措施做得很不错。“我们每天早上也都要测体温,送餐的时候都会穿戴好防护服、口罩。”他说,“但这事我没告诉家里人,我们在外跑的,从来是报喜不报忧。”
每天上午9时许,曹新志会开车去指定地点取餐,然后配送。下午有时候送一趟,有时候两趟,常常要忙到晚上八九时。有时候商家没有食材,他还要协助调货。“现在一天要跑十一二个小时,有几条路每天跑。交警都知道我是干啥的,有一次还给我敬了个礼。”
曹新志一直记得,有次给医疗队送餐,有个医生非要给他鞠躬,他连忙躲开,说千万别这样,自己受不住。“我们做这点事不算什么,你们对这边口味、天气、生活习惯都不适应,还千里迢迢离开家乡、父母来支援,你们才是真的伟大。”有天天冷,曹新志要为一家医院送饮品,两个品种,各150份。原本一次可以送完的活,他担心等全部做完,先做的会凉了,就分了几趟送。
“你们上海人喜欢吃甜食对吧?”他突然问道。得到肯定的回答,曹新志笑了,“怪不得,上次送了甜品到医疗队酒店,那些小女孩可激动了。”
“要吃不惯武汉的饭菜,给我打电话,我给你送。”听到记者让他多保重,他这样说。“希望这场疫情早点平息下来吧。”他最后说道。
甘书爽
“谈什么都可以,就是别谈钱”
来到酒店,和前台打了声招呼,甘书爽挑了个光线好的地方,摆上一把椅子,把平日里给街坊邻里剪头的工具铺开,还没准备妥当,得到消息的“客人”已经上门了。
甘书爽是武汉一家医院的救护车司机,不上班的时候,他还经营着一家理发店。从1月22日开始,他一直在武汉第一医院负责转运病人到8家定点医院,任务重时,一天要转运20多位患者。
1月底,他在朋友圈看到要招聘理发师的信息,想也没想就去了。“我知道武汉的情况多么吓人,想到这么多医疗队员支援我们武汉,我帮别人剪剪头发,算什么呢?”甘书爽的“生意”不错,从2月2日“开张”以来,每天都有五六十位顾客。上班的时候,他就在工作的医院剪,不上班时,他会到援鄂医疗队的驻地上门服务。
对甘书爽来说,每天最难的事儿莫过于和家人“斗智斗勇”。“我和老婆商量这件事,她态度坚决,‘不许去,万一感染了怎么办’,我当时答应了她。”甘书爽笑笑,“第二天,还是准备好工具偷偷出门了。”
时间紧,发型没法像平时做得那般精细,不过,从学徒到今天,甘书爽已经有20多年的理发经验了,他往往看一眼就知道哪种头型适合怎样的发型。“在这个时期,我的手艺还是绰绰有余的。”有位护士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要剪去长发前,小姑娘哭得很伤心,可真要开剪,又抹干了眼泪,一脸坚定。
甘书爽以前在社区,理一次发收20元,可每当医护人员问他要付多少钱时,他却板起脸,“咱们谈什么都可以,就是别谈钱。”在他看来,上海的医生不远千里赶来,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救武汉百姓的命,心里既感动又感谢,能为他们做点事情,那都是应该的。“我原来一直听说,上海人很‘拽’,可接触之后才发现,原来根本不是这样。”他说,“真的非常亲切,见我不收钱,会分我很多吃喝用的,还有口罩。”
连续一个月的工作,让甘书爽的声音听上去有些疲惫。长时间用酒精消毒,手机的听筒已经出现了点问题,外屏也摔碎了。“没打算换,以后接着用呗。哪有那么多钱去换手机。”可开着他哥的车,自己往里贴油钱时,却毫不含糊。“每天三五十元吧,老车耗油。”他强调,“这是两码事。”
昨天,甘书爽在朋友圈里自豪地晒出第三批上海援鄂医疗队和武汉市第三医院发给他的证书。他写道:“应该是我,是我们武汉人,是我们湖北人,对您们说,辛苦了!真心感谢所有援鄂人员对我们的无私帮助!春花已开始烂漫,愿我们岁岁平安。”甘书爽盘算着,等疫情结束,要带着家人去广东,那里有一直牵挂着他、却长时间无法相见的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