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上海昨天无新增累计出院292例 “随申码”支持境外人士注册获取 欢迎市民和家庭医生线上签约 湖北新增降至200以下 室内快走6分钟检测心脏好不好 新的一周要继续宅得住屏得牢 慢性病患者切记“五不”“五常” 等得起预约看,等不起马上看!
第2版:要闻 2020-03-02
全市今起逐步恢复专家门诊、手术,疫情期间如何科学看病?

等得起预约看,等不起马上看!

儿童医院的志愿者在教患者家长使用预约登记本报记者陈梦泽摄

今天,各市级医院在普通门诊全面恢复的基础上逐步恢复专家门诊,住院、手术服务持续有序开展。记者上午从上海各大医疗机构了解到,就诊人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温增长。“错峰就诊可以避免交叉感染,请市民尽量选择预约挂号或者网上问诊。”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实行全预约看病,推行分时段预约,目的是减少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

现场教你预约

“预约了吗?”看到有人走进医院,门口的工作人员都要问上这句话。今天上午,记者在上海九院看到,院方早就在门口设置了蛇形排队护栏,进门除了要逐个测体温外,还要做流行病学调查,一切井然有序。市民也可以在手机上事先填写流调问卷,加快通行速度。

工作人员说,就诊患者和陪同家属都佩戴口罩,目前,门诊严格执行“一人一卡一口罩”,患者须出示身份证或医保卡并佩戴好口罩,在各科护士吧台复测体温并经过轨迹查询后方可进入诊室,在各诊室就诊时须再次接受流行病学询问。

在上海六院,记者也看到了类似画面。一位患者前来配药,被告知要预约才能就诊。可这位患者表示自己不会使用手机预约。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患者在现场就打开手机,学习如何预约。还有一位配了药离开医院的市民透露,上周已请家里小辈帮助操作预约,流程并不麻烦。按约定时间提前30分钟来医院,看病、取药,只花了不到1小时。“还是呼吁大家尽量花点时间学习一下,找到要去的医院,在公众号里预约就诊,真的不难操作。”这位市民说。

据悉,为了对人群进行分流,目前上海各大医院都推行分时预约法,通常上午8-10时是病人最集中的时段,10时后以及下午的病人量比较少,建议要去医院的市民错峰就诊。

截至目前,上海已有6家医院获得互联网医院的牌照,同时全市38家医院也一直在进行网上问答咨询。市卫健委建议,如果不是特别着急,不妨先去医院的官方微信上咨询一下,也许可以减少前往线下就诊的次数,这种改变将促进线上就诊成为习惯。

急病不要耽误

记者了解到,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各家医院均严格把控“入门关”,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多措并举全力确保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卫健委表示,随着普通门诊的全面恢复,医院的院感措施也再度“升级”。目前,医院急诊24小时正常开放,急诊手术照常开展;对于肾功能衰竭者、肿瘤患者以及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患者,医院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提供不间断的医疗服务。也正因如此,医院呼吁那些急症、重症患者,该看病的还是要来医院看,千万别耽误治疗。

不久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充分评估后为一名3岁的患儿做气管镜手术,精准取出了患儿右肺中间干支气管位置嵌顿的异物,整个手术耗时20分钟。“疫情面前,疾病诊疗不容耽误。”儿科医院副院长翟晓文表示,医院制定了《关于不同岗位个人防护要求》,明确了每个岗位在执行不同医疗流程时的差异化分级防护措施,避免院内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上海市同济医院不久前也接收过一名老年脑梗塞患者,因为口腔内牙齿脱落,嵌顿于食管中央,无法自行排出。该院内镜中心紧急通过胃镜将牙齿取出,缓解了梗阻症状,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轻症尽量不来医院就诊,但该看的病仍然要来看,不要因为过度恐惧而错过治疗时机。”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科室里的运转一切正常。

生育分娩也是“等不得”的。本市几家妇产科医院也充分做好应对,包括产科在内的普通门诊及部分专科门诊均正常开放。针对可能出现的发热孕产妇急诊分娩情况,院方还早早就备好了“隔离产房”“隔离手术室”“隔离婴儿室”。预检分诊把关,普通患者就医无需紧张。本报记者 左妍

防护提醒

就诊全程佩戴口罩。

如可以独立就诊,建议尽量不带陪同者;如确实需要陪同者,建议只带1位陪同者,请陪同人员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并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新冠肺炎相关信息搜集与体温检测。

在门诊等候或交谈时请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坐下休息时请间隔就座。就诊时,1间诊室内1位病友,未叫到号的病友请在诊室外耐心等候。

非必要情况请尽可能不摘下口罩,使用后的口罩扔在黄色垃圾桶里,不要随意丢弃。触摸公共物品后请洗手或使用免洗洗手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