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列海军的055型驱逐舰南昌舰
处于轻载状态的南昌舰高速航行
水兵维护07型舰上的130毫米主炮
海军第一代 驱逐舰鞍山舰
曾经一马当先的中国海军051B型驱逐舰
不同时期的国产驱逐舰和护卫舰依次驶来,反映了我军水面舰艇发展的总体脉络 部分图片摄影:兰海
2020年人民海军装备领域的第一件大事,莫过于春节前夕的首艘055型驱逐舰“南昌”号归建入列。这是我军第一艘万吨级驱逐舰,也标志着新中国驱逐舰从“仿研追赶”进入“引领发展”的全新阶段。
武备之外的思考
对我军而言,055型舰绝不止是吨位加大、武备增加那么简单,而是代表着作战体系和作战样式的飞跃。自从去年人民海军实现“双航母”服役后,以航母为核心的远海作战体系初具规模。尽管这两艘航母有足够空间安装现代化指挥通信系统,但航母主业仍是航空作战,须集中精力调度和指挥舰载机,整个编队需要更专职的“司令塔”。被称为“中华神盾”的052C/D系列驱逐舰,尺度和吨位都属于中型水面舰档次,集成大量武备后,确实没有太多空间容纳指挥航母编队所需的通信、信息处理系统及较多司令部人员。因此,要确保覆盖广阔海空范围的航母编队能“上通下达,感知灵敏”,让055型这样的“万吨大驱”担纲编队指挥,处理来自本舰、友舰及卫星、飞机、潜艇等各平台上传感器传送的信息,然后形成作战指令,分发给编队中各舰艇,进行有效的防空、反舰、反潜作战。可以说,既发扬了航母等友邻舰艇的专长,又使整个编队从容不迫,应对有度,满足网络战、信息战的需求。
细看055型舰的布局就能明白,它在电子信息技术上的进步比常规舰载武器要大。作为全球少有的采用双波段雷达的驱逐舰,055型舰实现指挥控制系统一体化,各系统共享标准信息、通用基准,全舰各子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通用接口,使后续维护与升级工作更加便利。这还不算,055型舰在建造中采用全新的数字化焊接管控模式,使分段的拼接误差控制在几毫米内,体现了“中国制造”的高标准。
不光要有“空潜快”
055型舰的领先,扎根于新中国人民海军和工业科技战线70年来不懈努力。
1949年,新中国海防事业处于“一穷二白”状态,由商船甚至打捞沉船变身的千吨级炮舰就算是主力,还得抵御台湾国民党当局和帝国主义军舰不时窜犯,如何超常规发展海军装备是个重大课题。1950年,我海军确定优先发展岸基航空兵、潜艇和快速攻击小艇的“空潜快”思路,巩固近岸和重要港口防御,但这不等于忽视大中型水面舰。在国家力所能及的前提下,1953年,中国从苏联引进四艘07型雷炮驱逐舰(时称“雷击舰”),性能只达到二战水平,但能较长时间在近海活动,对提升我海军总体实力起到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国家工业进步,中国开始发展国产导弹驱逐舰,但因客观条件限制,没能走下去。为此,我军决定先研发动力、主炮、高强度钢等子系统,为后续发展新舰打好基础。等到上世纪60年代中国发展洲际弹道导弹,需要进行全程发射试验,而导弹落点是远离国土的大洋,须有强大的驱逐舰为科研测量船只护航,这就推动了第一代国产导弹驱逐舰——051型的出现。
严格来说,051型舰技术跨越不太大,满载排水量控制在3600吨左右,起初只装有反舰导弹,仅靠人工操作的高炮负责对空防御,全舰以机械化设备为主,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隔代差距”,但中国却由此形成完整的中型水面战斗舰科研生产体系。
飞跃的“号角”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升,与国外的交流也拓展了装备研发的视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发展第二代国产导弹驱逐舰——052型,其特点是舰艇平台增大吨位,更好地适应远海环境使用,舰上应用诸多从西方引进的先进舰载子系统,作战系统更加完善。战术方面,该型舰侧重反潜作战,不仅装备先进声呐,还采用安静性较好的燃气轮机,并设置双机库。就反潜系统的配置和技术水平而言,052型舰与当时西方先进的反潜驱逐舰、护卫舰已经没有代差。不过,052型舰只建造了两艘,没有形成一个批量。后来,我海军又发展了过渡性质的051B型,只建造了一艘(即深圳舰),它采用与051型相似的蒸汽轮机动力,但平台进一步放大,是我军驱逐舰迈向大型化的开端。该舰的子系统在技术上与052型基本相当,但对海打击能力要强得多。
总体来说,第二代国产驱逐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自力更生研制能力提高一大步,而且技术有了一定储备,跟上世界海军发展大潮。2002年,人民海军头一次环球航行就以052型青岛舰(舷号113)领衔,历时132天,航行3.3万海里,战胜马六甲海峡的风暴、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北大西洋的涌浪,向全世界展现了人民海军跨越式发展的最新成就。当时以青岛舰为指挥舰的编队有效检验了全球导航定位能力、全球指挥通信能力、全球连续航行能力、全球气象分析掌握能力、全球航行的综合保障能力以及官兵心理、生理上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充分证明了经过短短五十多年发展的人民海军已具备环球航行访问的能力,标志着海军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代技术跨越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已是中国社会的共识。在新世纪头一个五年计划里,人民海军驱逐舰家族在“两条腿走路”策略引领下进一步壮大。一方面,我海军从俄罗斯引进四艘956E/EM型驱逐舰,逐步消化吸收领先技术,另一方面,推出国产051C型、052B型和052C型驱逐舰,其中052B型舰在平台方面取得重要技术进步,配备较先进的作战系统,而052C型舰进一步换装全新的作战系统、相控阵雷达、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等,实现彻底的“第三代技术跨越”。要指出的是,装备引进俄制“暗礁-M”远程舰空导弹综合体的051C型舰属于过渡性质,主要为052C型舰成熟完善提供时间,并且在此期间增强我海军区域防空能力,这也是为什么052C型舰实现批量建造,而051C型舰仅建造两艘。
有了052C型舰的技术验证和经验积累,我海军又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里装备威力更大的052D型驱逐舰,在进一步放大的平台上安装国产第二代有源相控阵雷达、全新通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等,技战术性能又有重大跃升,而且建造上也不再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而是批量建造,这一特征也反映在055型舰上。展望未来,人民海军装备体系里,水面舰艇可能更多考虑航母编队作战,而驱逐舰有望扮演“战略预备队”的角色,攻防兼备,夺取和控制局部制海权。尤其批量建造的052D型和055型舰无疑会成为“精品工程”,真正做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无论使用、管理、维修、保障等方面,为部队作战训练创造良好条件。 石宏 张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