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紫外线“杀毒”汽车空调将量产
生产一辆汽车需要上万件零部件,缺少了其中一个,都无法保质保量地将汽车生产出来。由于相当数量的零部件供应商集中在湖北,作为上海支柱性产业,疫情对汽车工业的冲击不小。面对困难怎么办?上汽集团旗下整车、零部件、物流等企业不等不靠,调动各方资源,关注新消费需求创新产品,努力做好产销对接,力保国内市场和全球供应链正常运转。同时,让研发的轮子高速运转,为未来发展积蓄新动能。
抢滩“健康汽车”
2月23日16时,延锋汽车内饰安亭工厂,一个神秘的盒子牵动着在场工程师的心。当看着产品下线、装车,所有的功能一次性点亮,测试结果全部达标,延锋前期产品开发部全球总监李俊岩难掩激动:“我们做到了,从设计到下线,只用了14天。”
这是业内首款车规级深紫外线杀菌盒,装在车辆的顶棚位置,工作10分钟即可完成对内饰表面的杀菌,实现99%的病毒灭活率。“我们几年前就开始对车内紫外线杀菌设备做全球研发,一开始我们对国外客户的这个需求还不太理解,但疫情来了之后,这一需求马上在国内被激活了。我们从北美协调产品样件,亚太团队再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优化。当晚7时上线销售,结果没一会儿就宕机了,咨询预约的客户太多了。”
此外,上汽旗下华域三电最新研发的内置式深紫外线“杀毒”汽车空调也将投产。上汽荣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将率先以提供售后配件的形式为整车产品进行加装。
这两款健康出行产品是上汽集团整车和零部件业务协同创新的最新成果。“受疫情影响,人们对健康方面的需求会日益提高,‘健康汽车’是未来汽车进化的必然的趋势。市场需求决定车企的研发方向,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变化。”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说。
此外,上汽集团旗下多家车企已开展“非接触式购车”服务,以应对疫情冲击,解决消费者购车痛点。
稳定全球供应链
在国内市场消费受阻的背景下,上汽集团正积极保障海外市场的发运和车型交付。前不久,上汽国际有一批MG从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运来上海,再从上海发往澳大利亚。正常情况下,这批MG车辆应该搭载板车走高速公路抵达上海。但根据防疫措施,板车司机抵达郑州提车前,需先自我隔离14天,这样就会无法按时交货。为此,上汽安吉物流和上汽国际紧急成立项目组,制订出新的物流路线:将产品车辆从郑州基地运送到郑州火车站,经铁路运输抵沪后,再从火车站运送到海通码头装船发运。环环相扣,每一环都考验的是高效协同作战能力。
实际上,上汽集团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去年达35万辆车,占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33%。对上汽来说,尽早恢复出口渠道,企业便能抓住增长机遇,减少因疫情带来的损失。
这次疫情,也让全世界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与世界汽车的密切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疫情突发,交通受限,通用汽车600多柜的集装箱量重要零件滞留中国,为了保证通用全球供应链的连续性,安吉物流和上汽通用、通用全球供应链团队通力合作。一方面,调集一切可用资源,抢提各地的零部件送港,确保集装箱班轮按时发运;另一方面,和国际空运合作伙伴通力合作,规划16架包机把延误零部件全部及时运抵到通用在北美、巴西和阿根廷的制造基地,以中国速度迅速恢复全球供应链。
研发项目高速转
在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邵景峰看来,研发设计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进行中。“2月10号复工第一天,我们的荣威未来车钥匙设计获德国IF全球设计大奖,这对整个团队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荣威和MG未来上市的新车型设计,奋力追赶项目进度,把2月因疫情耽误的时间尽量抢回来!”他认为疫情之后,消费者对独立专属的私人出行空间需求更强烈,交通工具的设计理念也会发生很大转变。
今年是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打响海外业务战的关键一年,公司海外同步开发的车型超过10款,比过去增一倍。“一些关键项目已经到紧要关头。生产线可以不转,但节奏不能乱。在保证人员安全情况下,研发项目必须快速跑起来。”华域视觉副总经理敖锦龙说。目前30多个工程师早上6时起分为三班工作,早中班做设计,晚班做模拟。产品设计部海外项目成员每天11时召开电话会议重点协调各方紧急事务,确保海外业务忙碌不停歇、国内事务有序不慌乱。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