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发口罩与异常行为AI识别功能,无人机能自动识别行人是否戴口罩,对未戴者及时喊话提醒
无人机可以利用“大盒子”机库充电
无人机巡街喊话,提醒你没有戴口罩;累了它会回“家”充个电,歇会儿再继续上班;它们住在不同的街区,互相交流,分工协作,看护着疫情中的城市……背后依靠的是位于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人工智能企业——星逻智能的无人机全自动运营系统。这家由主创团队超过40岁的行业老兵创办的公司,依靠5G和人工智能,持续攀登行业创新高峰。今年前2个月,他们逆势突围,已接到数千万元订单,预计今年营收比去年呈几何倍数增长。
从5G“新基建”中破土而出
天空中的无人机不需要人操作,像特斯拉汽车一样自动驾驶到超级充电站为自己充电,然后上载数据,领取新任务再次出发。在创始人王海滨的想象中,无人机应该真正变成一个无人系统。而现在,大部分无人机续航时间约半小时,作业半径有限,且离不开专业飞手。如何破解这些痛点?
以低时延、高速率、大连接为特征的5G技术让王海滨的梦想有了着力点。他认为,“新基建”中的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内容紧密关联,互相促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决定设计一款无人机自动机库系统,可以在现场部署,能对无人机快速充电使其随调随走。5G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舞台和空间。”2018年,星逻智能在上海临港成立。在当年工信部举办的一次全国大赛中,它获得一等奖,被评为全国十大5G应用,网联无人机的代表。
为无人机打造“互联之家”
在临港,星逻智能已建成7个无人机机库,看上去像一个重约600公斤、长2米、宽1.8米的大盒子,每10到20平方公里就布置一个。它像无人机的“家”,把无人机照顾得很妥帖——恒温恒湿、快速充电以及高速率数据交互。以“家”为圆心,每个无人机都有自己的片区,环环相扣如蜂窝网络般覆盖上百平方公里。
每台无人机上还有一个“小盒子”,那是集成无人机自动驾驶、集群调度和数据处理于一体的可视化云端操作系统。“就像滴滴能调度平台所有车辆一样,我们的云端系统也能随时调度无人机,负责在线规划无人机任务路径,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协调无人机在智慧机库网络间穿梭。”
“5G网络正式商用后,我们会选择同运营商共建网联机库,相当于为无人机建‘机场’,无需回家便可以随时随地补充电量。”
目前,星逻智能从硬件入手,继而与无人机厂商、行业软件服务商匹配与合作。将来,产品将不断兼容各种无人机和应用软件,让无人机具备完全自主智能飞行和数据处理能力。“到那时,智慧机库系统也将成为无人机行业的基础设施。”
在新产业格局中发掘蓝海
星逻智能的这套无人机自动化运营系统具有应急响应速度快、全自动飞行以及快速充电能力,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人机上的小盒子,携带边缘计算模块,用于运行图像识别算法等,只要出现险情,机库能立即释放无人机前往事发点勘察,快速确定现场情况。”
工作人员只需要在云端完成无人机航线设定,智能无人机就能为20平方公里范围提供自动化执勤,完全做到随调随飞,“指哪打哪”。针对这次疫情防控,星逻智能还开发了口罩与异常行为AI识别功能,能够自动识别出行人有没有戴口罩,对未戴者及时喊话提醒。
星逻智能在上海、云南和江苏等地的项目频频走红网络。这套智能系统,不仅显著提升了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战“疫”时更是全程地面无人,充分释放了无人机的战斗力。
“春节刚过,我们就火速在线复工,政府、园区、企业等各方面的咨询电话不断,订单一个比一个急。这个月公司还获得了两笔海外订单。”王海滨认为,这次疫情凸显了无人化系统的重要作用,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