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明
4月,国内疫情好转,桃花怒放,倍觉春来白日长。在古代,农历三月有个别称“姑洗月”,这是与家庭搞卫生有关的一个月,古人以为,时近初夏,阳气日盛,万物大萌大动,大有去故就新的大气象,所以,以“姑洗”相匹配。曾听家里老人讲,过去农历三月,姑娘们都会把家里的衣物、杂物都拿出来去小溪里洗,这叫“浣溪”,以去除一年的霉味,除旧迎新,这个时节,曾可以看到家家户户浣溪的盛况。后来人们干脆把农历三月称为“姑洗月”,养成了家家搞卫生的传统习惯。今年4月,正好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可以说,经过这一轮抗疫考验,全国人民的卫生观念和习惯又有了新的提升。
现在的上海,并没有彻底和蚊子、苍蝇、老鼠、蟑螂告别,但是,这丝毫难不倒我们。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有些小区的树上挂着的诱蝇笼,空心瓦里装着灭鼠药。不少人家都习惯安装纱窗,以免遭“四害”入侵。
据说,鲁迅先生住在北京砖塔胡同时,每次从街上回家,都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团放进炉子烧掉,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鲁迅先生说,“他有痰就吐在纸里,带回家烧掉,不会危害他人了。”现在我们用过的口罩要用纸包好扔进垃圾桶里,也很少看到有人随意吐痰,就是卫生文明意识的提升。我看见养宠物的朋友常会随身携带塑料袋,自觉把狗狗的排泄物捡起包好扔进垃圾桶,也是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体现。记得以前上海石库门老弄堂里,每星期有一天是居委会干部带领居民们在弄堂里打扫卫生,从退休老人到红领巾学生,人人参与,干得热火朝天,把弄堂冲洗得干干净净。现在的公共区域卫生多由物业公司专人代劳,这样的场景不多见了,但也会看到那些捡起他人撒落垃圾代为扔掉的邻居,他们总会让我想起,美好的环境,需要人人参与打造。
闲暇时,我喜欢种花,阳台、庭院里种的植物,常常会引来蚊蝇小虫。防范的秘诀就是防水,花盆不积水,水栽花卉、水石盆景里的水两天换一次,以防蚊子在水里产卵。浇花时,花盆下面要准备一个接水盘,等花盆里的水滤完,要及时倒掉,并擦干拖净。在阳台、小天井里,备只灭蚊灯也蛮有用的,天黑,打开灭蚊灯,蚊子飞来撞到外层电网即触死,当然,更环保的还是勤打扫,保持通风干燥。
此外,我还从网上学到一些防蚊的小妙招。比如,用空瓶装2-3毫升糖水或啤酒,蚊子闻到甜、酒味就会往瓶里钻,碰上糖水或啤酒就会粘住。又如,在房间里放上几盒开盖的风油精、清凉油,可以驱蚊。蚊子的特性是天亮前和黄昏时分喜欢停息在窗纱上,按此规律用电蚊拍打蚊子,事半功倍。
很久以前,有只老鼠闯入家里,买了鼠笼、鼠药,老鼠不上当,布下粘鼠纸,半夜里上厕所一脚踩上,把自己粘住,后来有懂的朋友帮忙观察到老鼠踪迹,粘鼠纸重新布局,终于抓住了老鼠。虽然防鼠已经是老黄历了,但是卫生防疫就是要做到滴水不漏。
手帕更加环保,更加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