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杨浦史上最大体量旧改地块昨高比例签约生效 虹桥商务区迎企业注册高峰 融入更多本土特色 宜家上海静安城市店开门迎客 世界最大工业软件提供商亚太总部将落沪 人民城市“后疫情时代”的精气神
第4版:要闻 2020-07-24

世界最大工业软件提供商亚太总部将落沪

达索系统全球执行副总裁:上海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城市之一

一台VR设备、一副特制眼镜、一支传感笔,戴上眼镜,你就能清楚看到屏幕上一颗跳动着的数字化心脏。使用传感笔,便可对这颗心脏进行“解剖”……昨天,记者在达索系统体验了这套如今已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投入使用的“living heart(虚拟心脏)”系统。

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软件提供商,总部位于巴黎的达索系统,希望能“通过虚拟的世界促进和改善现实的世界”。目前,达索系统的软件系统和定制化技术服务已遍及航空航天、能源管理、生命科学等11个领域。公司从2012年作出将亚太地区总部迁至上海的决定,今年因为疫情,公司决定进一步加大对上海的投资,也加快了迁移力度,并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速度”背后的科技力量

今年初,武汉雷神山医院项目让世人见证了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也见证了“中国速度”背后科技创新的力量。“雷神山医院设计方中南建筑设计院在建设过程中找到了我们,当时内部的通风、病人呼出污染物的扩散、室外污染物的控制等还没有评估与测试,设计方希望我们能对设计进行验证,看是否满足医院设计的要求。”工作人员介绍,用了约一周时间,达索系统与上海超算中心合作给出了答案。这套系统最终用于雷神山医院的室内、室外流体仿真及其他项目的仿真计算,以减少医护人员交叉感染、保护医院周边环境,并为未来类似医院的建设提供借鉴。

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但在达索系统全球执行副总裁罗熙文看来,危和机是相伴相生的。“事实上,疫情对我们在中国的部署和计划并没有太大影响,反而我们在中国看到了更多的成长空间。”

同时,疫情期间中国所表现出的坚韧与创新更坚定了达索系统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未来,我们打算在中国有更多投入,现在在中国的员工有600多名,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5到10年内,增加到2000余名员工。”

上海有人才和良好营商环境

工作人员介绍,达索系统不仅参与了如C919大飞机、京雄高铁、大兴机场等重大政府项目,也为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提供过综合解决方案。

“创新”是罗熙文经常提到的词语,“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在他眼中,上海是全球最具有创新力的城市之一。“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许多跨国企业把它们的亚太总部设在上海。达索系统亚太总部从日本东京迁至上海浦东,一方面因为上海有着非常好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把亚太区总部放在上海,可以更好地服务中国以及亚洲蓬勃发展的市场。”除此之外,吸引达索系统目光的还有上海的高校资源,“上海有非常多年轻人才,这一点我觉得也非常关键。”

“中国的速度、韧性,以及政府支持的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进步,促使我们加大投入。”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表示,公司的战略非常清晰,那就是“in China,for China,with China(在中国,为中国,和中国一起成长)”。

“我们从上海市政府和浦东新区政府获得了许多帮助,他们了解我们到底有哪些具体需求,提供给我们有针对性的帮助。”作为一个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罗熙文认为上海对外籍工作者的支持措施,如在子女教育方面提供的便利,让他们可以更加安心在沪工作。

本报记者 黄佳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