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最低面积不受限“僵尸饭店”可注销 开着房车卖早餐  打造城市风景线 9月底 100辆流动餐车将“出摊”
第4版:要闻 2020-08-11
上海推“18条意见”为市民提供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的早餐方案

9月底 100辆流动餐车将“出摊”

“房车版”流动餐车现制现售的早餐品种更加丰富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粮全其美停靠在KING广场前的流动餐车颜值颇高

早餐吃什么?怎么吃?这件民生大事有了新方案。昨天下午,市商务委召开早餐工程新闻通气会,解读由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早餐工程建设的意见》。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意见》提出创新供应方式,以网订柜取、流动餐车、共享早餐等新模式推动早餐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为此今年年内,上海将建成100个“网订柜取”网点,9月底前确保100辆流动餐车上路运营,加快推进共享早餐建设,实现市民“进一家吃百家”的愿望。

完善网点布局|年内实现两个“100”

6月23日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生活新需求,制定推进早餐工程建设指导意见。

市商务委已编制“一个规划导则”,指导各区制定形成“三张任务清单”——早餐网点建设任务清单、流动餐车设置任务清单、网订柜取网点建设任务清单。

作为创新模式之一,本市将全力推进盒小马、逸小兔“新零售+早餐服务”模式。这一网订柜取项目聚焦地铁沿线写字楼片区、开发区(园区)、地铁上盖商业项目展开布局。目前,由盒马运营的盒小马项目,全年规划开店80家,计划于8月12日6店同开、7店同庆。由百联集团运营的逸小兔项目,全年规划开店20家,计划于8月18日5店同开。下一步,将持续帮助企业解决网点选址、证照办理等实际困难,争取年内完成100个网订柜取网点建设。

流动餐车项目重点在产业园区、商办楼宇及大型居住社区等早餐网点薄弱区域选址布局。目前,长宁区已试运营全市首辆流动餐车。光明、百联、粮全其美、盒马、巴比等五家试点企业积极开展餐车投放前准备工作,确保9月底前100辆流动餐车上路运营。其中:百联计划在8月中旬先行投放5辆流动餐车试运营,9月底前投放11辆流动餐车;光明计划8月底先行投放2辆流动餐车试运营,9月中旬投放8辆流动餐车,9月底投放20辆流动餐车;另外,粮全其美的50辆、盒马和巴比各2辆流动餐车也将在今年国庆前夕集中投放。

共享多家早餐|推出低碳健康餐

一周七天,早餐花样怎么翻?市商务委表示,将聚焦具备“中央厨房”条件的企业,梳理企业“可共享菜单”与“需共享菜单”,为供需双方企业搭建平台,实现市民“进一家早餐门店就能吃到多家品牌企业早点”的愿望。比如,市民进入老盛昌门店消费,就能吃到百佳好的绿豆汤、黑米粥、沈大成的条头糕、牛奶棚的新鲜牛奶等。同时,将会同市卫健委实施《早餐营养优化计划》,对早餐企业提供的菜单进行营养学分析,提出营养优化建议,推出适合各类人群营养需求的健康套餐。先行在流动餐车进行试点。企业也在积极推出粗粮+蛋白质的健康套餐,尽量低碳水。

上海早餐工程还将创建“两个示范项目”,计划10月推出100家早餐示范门店和200家连锁便利示范点。一是通过推广“便利店+早餐服务”模式,重点支持以全家、罗森、7-11、便利蜂、BK24等为代表的便利店,通过订制生产等方式与食品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早餐服务。二是重点推进中央厨房企业继续开展“早餐工程示范门店”建设,鼓励开展共享早餐,推出健康早餐,全力提升早餐服务再上新台阶。

政策护航创新|实施区长负责制

早餐业态的新模式层出不穷,支持企业政策创新突破的力度也在加强。18条《意见》中,从制度创新、降低成本、强化保障等方面共提出了14项的工作举措,包括早餐工程区长负责制、探索实施“一证多址”“一地多证”等。

7项制度创新措施主要包括:支持流动餐车合法有序运营,明确点位设置、经营时段、车身标识、安全卫生环保等管理措施;探索实施“一证多址”“一地多证”;优化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管理;放宽便利店经营品种限制;放宽早餐门店外宣形象限制;简化开业检查许可事项;优化早餐时段交通组织管理,增加早餐时段道路临时停车点位,对物流配送车辆试点定车定点定时短时停放卸货等。

3项降低成本措施主要包括:给予税收优惠,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享受国家有关餐饮增值税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和相关单位对承租其物业提供早餐服务的,给予房租优惠;鼓励第三方平台对入驻的商户降低早餐外卖的服务佣金等。

4项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全市工作协调机制,实施早餐工程区长负责制,依托“一网统管”强化信息数据归集,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制订全市早餐网点布局规划和早餐业态导则,各区将早餐网点作为社区商业配套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重点加强大型居住社区等薄弱区域网点建设;发挥行业组织和龙头企业作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优化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等。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