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弄堂也是老字号 沪语中的“戤” 去松江雕花楼看看 沪上缝针叫“引线” 修车小弟个人生哲学 坐“小乌龟”回家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2020-12-06

沪上缝针叫“引线”

文/叶世荪

在《汉语成语词典》里,“穿针引线”是线头穿过针眼的意思,也比喻从中联系撮合。上海话把其中动宾结构的“引线”当作固定词组,释为缝纫用的针。相应的,把针尖叫做“引线头”,针鼻儿叫做“引线眼”或“引线屁股”。传统沪剧《卖妹成亲》里有句戏词:“拾着笠帽勿能当啥盾牌用,引线装枪难出阵”。还有沪谚说:“引线屁股倒戳痛(反向被击)”“拾只引线当铁鎝卖(不自量力)”“七石缸有勿得引线眼(蚁穴能溃坝)”“引线刺是痛、尖刀凿子一样痛(结果相同)”;其中的“引线”指的都是针。7月23日《新民晚报》刊载了一篇名为《引线》的文章,说“买引线只有上海人才懂得”。这个在上海新一代年轻人中未必全懂的词,在一些明清文献中倒是常见的。清代小说《双鼠奇冤》中写道:“私刑来拷打,引线刺背心”;《海上繁华梦》中写道:“向账房先生借了一只引线,又要了些洋棉纱线,把被头缝好”;明代《山歌》借一顶破帽的自述唱道:“板刷常常相会,引线勿曾离身。”

“引线”一词借以表述的是针的作用,纤细尖锐的绗针牵引着棉绒丝线,辗转迂回穿过织物,便成就了我们的各式衣帽裤袜。在上海话中,这种以物件的功用、动作甚至特征指代物件名称的情况并不罕见。譬如“落袋(桌球)”“架梁(眼镜)”“百搭(可任意搭配的牌)”“冲头(鲁莽之人)”等等。

有人将“引线”写作“(纟+急)(yǐn)线”,但从这个角度理解就会有理据上的疑问了。明代杨慎的《俗言解字》中写道:“(纟+急)线,今俗云穿针(纟+急)线是也。”唐代《俗务要名林》中写道:“(纟+急),缀絮”;宋代《集韵》中写道:“(纟+急),缝衣相著”,意思都是在现成衣物上缝制或绣缀上些什么。唐代张鷟《游仙窟》中写道:“线因针而达,不因针而(纟+急)”;杜甫《李监宅》诗说:“屏开金孔雀,褥(纟+急)绣芙蓉”;“(纟+急)”都是仅当动词用的。顺便说说,也许是因为这个“(纟+急)”过于生僻,包括杜甫诗在内的许多文献都以“隐”字借代。譬如元代童童学士《紫花儿》词:“屏开孔雀,褥隐(纟+急)芙蓉”;清代李慈铭《十六字令》:“宜平视,绣褥隐(纟+急)芙蓉”。

总之,“(纟+急)”是缝、绣、缀、繗的意思,是动词;五代时期的《开蒙要训》中就有“(纟+疌)续缝(纟+急)”的明晰归类。依笔者看,即便曾经确有偏正结构的“(纟+急)线”一词,也是指“缝线”“绣线”等等,不能指代那枚上海人口中的缝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