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红房子医院:核酸复核完成,院区解封 昨新增2例本地新冠确诊病例 新春走亲访友  谨记五条建议 本市全力保障主副食品供应平稳有序 严守疫情防控“安全门” 市卫健委建议市民提前预约 流调工作究竟是怎么做的?
第12版:上海新闻 2021-01-26
“我明明去过那里,疾控为什么没找我?”

流调工作究竟是怎么做的?

上海这波疫情发生后,各级疾控部门彻夜排查,进行综合研判,对重点人群进行追踪管理。流调工作怎么做?哪些人会纳入疾控部门的管理?昨天下午,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综合组组长黄晓燕和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防控现场组副组长潘浩披露了近期溯源工作的一些细节。

流调行动快而有序

对于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就是“四早”。潘浩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本市去年就制定了针对高风险人群的筛查方案,涉及到上海很多部门,比如医务、海关、边检、隔离点工作人员等,这对发现阳性检测结果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这次的主动筛查,也让我们及时发现了两个与医院相关的病例,体现出这一套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流调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部分,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潘浩说,对这次调查而言,对于人员接触的关系、行动轨迹、物品接触等相应资料的收集,都在有条不紊的进展中。

这次疫情发生后,网友们普遍认为,流调速度还是比较快的。黄晓燕说,疫情发生至今已经一年多了,疾控的大部队经过了历练,有了大量经验和相对成熟的防控策略。具体来说,会根据风险程度进行评判,究竟是密接,还是密接的密接,或是相关人员,都有严格的依据划分。第二个维度则是针对场所的,比如大家看到的“中风险”,就是疾控部门研判下来的结果。此外,去年至今已经形成了很好的策略,也就是“人物同防”,市区两级部队加入流调队伍,所以大家看到这次的流调行动非常快。

筛查过程科学严谨

在网上公布行动轨迹后,疾控部门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为核心,判断相关人员的风险程度,另外还有一个就是风险的筛查,通过大数据的手段来进行定位,再进行逐一排查。有网友可能会说,“我去过这个地方,为什么没有人来联系我?”

黄晓燕表示,流调是科学严谨的,这部分人可能并不是流调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人员,也就是风险没有那么高。“如果你是我们要找的人,我们一定会想尽办法把你找到;如果我们一直没有找你,那你也不用太焦虑了。”她认为,社区居民有意识是非常好的,但不用过度担忧。

流调工作到底是怎么做的?会问什么问题?潘浩说,这次在两个医院通过例行的核酸检查发现阳性病例,疾控部门得到消息后,火速赶到两家医院。“仿佛是接到了火情,即刻就要到医院进行流调,要特别关注细节。”潘浩举例说,比如这个病例有没有坐过出租车、什么时候上车、怎么付费(现金还是扫码)、坐在前排还是后排、窗户是否打开、口罩有没有佩戴,这些当事人可能都没有重视的小事,对疫情防控来说却很有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细节。

同样,医院里不同的场景也有要关注的不同细节,比如人与人的接触有没有戴口罩、接触的时间有多长、有没有在一米以内、回去以后有没有洗手?这些都会影响到传染病的防控。再比如说,病例在坐电梯的过程中,有没有咳嗽、密闭空间有没有其他人?流调不是一个简单的问话,而是一个综合思考的过程。

流调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是一部“回忆录”。但是要回忆起那么多细节并不容易。有时候晚上就把早上吃的是什么给忘记了。潘浩说,也正因此,流调人员要是遇到年轻人就好办了,他们可以通过手机、日程、相册、朋友圈等多种途径复盘行动轨迹。但遇到年长的老人,本身记性不好,也没有什么电子消费的经历,只能根据日历反复启发他们回忆,尽可能挖出更多的细节。他表示,接待流调人员时,请市民多配合,但不用过度担忧,尽可能多地回忆细节,而不要隐瞒,这就是为城市的防控工作作贡献了。 首席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