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玲
上海解放前夕,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共产党的地下斗争积极展开。是时,上海公立国民博爱学校校长王退斋正在浦东调研民众教育。时局尽管紧张,学校依然运转。
一天黄昏时分,学生已散课放学。一位陌生人来到学校。他穿长衫戴礼帽,一派文化人风度,彬彬有礼地说要找校长。王退斋见此人感到很有素养却并不相识,心怀忐忑地接待。
此人开口就说:战火就要烧到上海,上海必将迎接解放!学校这个地段距离前线较近,炮火影响不小哇。中国共产党重视教育、重视文化资料以及一切生命财产,作为一校之长,要积极保护学校避免毁于战火。
王退斋追求的就是民众教育,一生的信仰就是为国为民,“护校”这样的话语,真是让他的心热起来了!哪还有什么“怕”字呢?那位先生留下十分信任的眼光,自信十足地跨出校门。王退斋当时深为感动,十分敬佩共产党人勇于冒风险做这么细致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这么重视,难怪得民心者得天下啊!这是共产党的嘱托,当然不能上报,只有靠自己立即秘密策划护校方案。
王退斋和夫人徐庆祯商讨后决定:遣散不必要的员工;停课、疏散学生;组织几名可靠员工整理清点资产;动员周边群众捐献棉花毯、集中大八仙桌;拆下房门板以作为担架备用;打开门窗防震;将棉花毯淋透水,盖在档案柜和大桌子上,作为防弹片防火的栖身之地……如此,动员可能的所有力量,保护学校!而耳边却不时有人劝他赶紧弃校,追随教育局官员逃离,甚至有恫吓说:凡配合共产党的人将来都要秋后算账!王退斋不惊不乍,坚定从容。
一切安排妥当后战争就打响了。一天傍晚,学校冲进来两个国民党残兵,满脸灰尘,帽子、长枪都没了,他们急吼吼地叫嚷:赶快拿两套便衣来!王退斋一看就知道是逃兵,并未有所动作。他们看到是学校,急急逃生而去。
隔天清晨,爆了2天的密集枪声稀疏了些。躲在大桌子下的大人小孩就想到外面伸伸腿。只看到弹片满地,西面的高墙上全是枪眼,有人惊呼一条看门的大黄狗躺在地上,已中弹而死。
零星的子弹呼啸而过,大家不敢滞留,纷纷返回。突然,学校的职员马先生摔倒,脖子后边流出一摊血,昏迷了。
几位胆大的仔细一查,是后颈部有对穿的两个洞,中了流弹!所有人都又慌又急,王退斋和夫人徐庆祯双双当机立断:解放军有战地医院!抬人!赶快走。夫人紧急中扯下一条门帘紧紧包扎住颈脖,准备好的门板果然用上了。王退斋和夫人、两名员工共四人抬着马先生,高一脚低一脚地穿行在乡间小路,冒着尚未停熄的炮火和枪弹,焦急、担心、负着平时不可想象的重量,一步一步去找解放军!
子弹不时飞来,趴下,起来抬人,再趴下,再起来,十几里地一路跌跌撞撞,从洋泾到了高行地区,终于找到了解放军医疗队。解放军立即对马先生进行紧急处理,当时王退斋看到前线下来的不少伤病员,感动不已。又只见解放军对马先生就像对待火线上下来的伤员一样立即治疗,更是感动万分。
所幸马先生的枪眼没有伤害到颈椎筋骨,经由手术、上药包扎后基本无生命危险,王退斋为了减少前线的麻烦,决定再抬回去。备好够用的药,记住养护方法,他们一路冒着硝烟又抬着门板走了十几里地。
5月28日,共产党正式接管教育局。几天后,宣布“热心办教育的原校长予以留任”,王退斋的名字出现在宣布的名单之中,并受到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