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声》排练现场
谭盾(中)和演员们
黑白红三色各种形状的瓶瓶罐罐摆满一地,圆柱体、立方体或是大块板状编钟环绕,陶笛、陶埙,还有形状奇特的陶号……来到谭盾《大地之声》的排练现场,让人仿佛走入了陶艺工厂或是器具市集,而当他们被一一敲击、吹奏,或清越、或沉闷的音乐带着泥土的芬芳、大地的力量扑面而来。
明晚,作为上海夏季音乐节参演节目,谭盾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奏响马勒的《大地之歌》以及为101件陶石乐器和交响乐而作的《大地之声》。接受采访时,谭盾直言:“艺术家最终拼的是胆量,你有没有突破的勇气,够不够胆去孤独地创作,敢为人所不能为?”
大地之声
如果地球是一件乐器,它是什么样的声音?带着这样的疑问,谭盾开始探索大地这件乐器,发掘中华土地声源——陕西黑土、香港红土、宝岛台湾白土及南阳的石头,制成陶、石乐器,再通过吹陶、拉陶、弹陶、敲陶四种演绎方式,发出“大地之声”。
“中国的音乐和西方不同,它是有机的、生活的、哲理的。”有机的音乐需要有机的乐器,谭盾选择用不同地方的泥土烧制陶乐器,“不同地方的泥土有不同的密度,烧制出来的陶乐器的音色特质都不同,和这方土地息息相关,是土地自己的声音。”
探班现场,谭盾指挥艺术家们展现了《大地之声》第二、第三乐章,以陶埙与陶笛等吹奏,以中国古曲《阳关三叠》旋律素材,表现中国山水意境;用石头方钟、圆钟及双音磬主奏,与马勒《大地之歌》相呼应,借鉴京剧《贵妃醉酒》中的戏曲元素,用音乐展现醉意和梦幻。谭盾说:“我希望借助大地的声音,呈现心灵里对大地的想象。”
独创“谭谱”
从最早的纸乐到水乐再到如今的大地之声,谭盾想要探索音乐不同的形态。纸乐是音乐气态的表现,当纸被劲风吹得噼啪作响,那是空气在歌唱;屋檐上的一滴水到池中,那是液态的音乐,而如今用泥土烧制陶乐器,是音乐固态的展现。
“我一直认为音乐史学没有给予东方音乐一个空间,去总结它的起源、发展和与众不同的特点。西方音乐更多从和弦、和声的物理结构衍生出旋律、节奏。但是东方的音乐是有机的。”谭盾努力在做的是将东方音乐做总结,将其演化成便于教学的音乐技术,有系统的教学大纲。
以此次打击乐乐手们所用乐谱举例,谭盾给出的“五线谱”并不对应某个音,而是用五根线代表五个音区,从高到低:“你可以理解为东西南北中或是金木水火土,它和西方的五线谱不同。”问谭盾这一独创之谱有没有名字,他笑说:“就叫谭谱好了。”
上海女婿
谭盾是湖南人,却也是嫡嫡亲亲的上海女婿,他和上海的缘分深远,而最初则是:“为追随一位美丽的女子来到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里,他创作了《女书》《英雄》《大地之声》。谭盾直言:“如果让我选世界五大最迷人的城市,上海一定名列前茅。上海给予我很多灵感和机会,我对这个城市心存感恩。上海对我而言就是第二故乡。”
在音乐舞台上,谭盾始终抱有创作热情和冲动,在他看来,艺术家就是要有一点疯狂,最终比的就是胆量。谭盾毫不讳言他对上海的爱:“我爱上海,也因这城市给我胆量。上海让我变得更大胆,因其包容性和国际视野,它让我执着地去追求和创作。”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