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
全力打造伟大建党精神研究高地 凝聚高水平人才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 创建25个以上创新发展示范区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提升城市软实力
第2版:要闻 2021-07-15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提升城市软实力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学习座谈会侧记

昨天,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学习座谈会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如何研究阐释宣传伟大建党精神,如何更好肩负起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的光荣使命,推动上海在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上走在前面、作出表率等问题作了热烈交流。

结构严密内涵深刻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为什么说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我想在伟大建党精神当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艳华说,“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对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认识共产党人、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点等,都给予了提示和引导”。

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谢黎萍分析,32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结构严密、内涵深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映照了共产党人的思想灵魂。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反映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不懈奋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展示了共产党人的顽强品格。中国共产党自创建时期就弘扬不怕牺牲的革命理想,投身于为国家、人民利益而斗争的艰难历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在各种风险挑战中赢得了优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忠诚是共产党人崇高的政治品质,人民在共产党人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对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既是源流也是归宿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每一句背后,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实例凝结而成。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说:“中国共产党人把有限的个体生命融入到了无限崇高的事业中,第一批50多名党员中,有23人为坚持理想奉献了最宝贵的生命,占了近40%,这在当今世界各大政党之中绝无仅有。这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最具力度的证明。”

薛峰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通往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所有革命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派生而来,是对其的发散和补充,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独特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通过伟大实践孕育出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精神。既有像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这种党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精神,又有像“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这类具有特例的精神,但最终所有的精神仍会归结到伟大建党精神中。伟大建党精神既是源流也是归宿。

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教授忻平告诉记者,我这个年纪很少流泪,但是在龙华烈士陵园却流过两次泪。忻平强调,伟大建党精神的表述很接地气,让老百姓容易接受。在不同历史阶段,伟大建党精神都化为不同形式的革命精神,在当下更具有时代价值,对两个百年尤其后一个百年具有促进作用。

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表示,开展党史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把它的时代价值充分挖掘出来,特别是伟大建党精神所包含的创造性、创新性以及人民性,对未来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另外,要深入开展研究的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路走来提炼出了伟大建党精神。那么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我们要研究如何以伟大建党精神指导我们继续踏上新征程,特别是聚焦未来30年如何开启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复兴。”权衡说。

继续弘扬光荣传统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表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系统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神圣使命。学好、讲好、用好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广大师生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教育系统责无旁贷。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最丰富、最鲜活的党性教育题材,要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更要把伟大建党精神与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有机融合贯通,让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根”和“魂”,使之在建设人民城市伟大实践中得到发扬光大。

徐建刚说,伟大建党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是要推动伟大实践。上海发展肩负国家使命,既要全面落实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又要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还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发展贡献力量。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铸牢城市软实力的题中之义。

本报记者 屠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