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国产新步枪绝不止是“一支枪” 从青铜峡走向战场
第18版:军界瞭望 2021-08-16

从青铜峡走向战场

着伪装服的侦察兵隐蔽待机

炮兵分队经铁路到达青铜峡演训场

自行火炮展开急促射

◆演习前,战士为火炮安装激光模拟对抗系统

贺兰山是中国西北的地理分界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军山”美誉,尤其贺兰山东南端的青铜峡“两山夹一谷”,在蓝天与黄河映衬下呈现青铜色,更现巍峨壮丽。位于青铜峡的陆军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素有“从这里走向战场”的声望,是锤炼胜战本领的“王者峡谷”。8月份,中俄两军在此举行“西部·联合-2021”演习,引来多方关注。今天,我们邀请北部战区某部炮兵指挥员刘立飞,请他谈谈亲历过的“青铜峡时刻”。

这不是游山玩水

记得那次去青铜峡,我和战友是经历整整7天的远程投送才到的,时值子夜,还刮着大风,可休整是不存在的,官兵得马上组成梯队,开赴训练场。进入训练基地得穿越戈壁地带,盘山道上急转弯、胳膊肘弯特别多,有的不足7公里的路程,海拔落差居然好几百米。临出发时,有人提出部队已连续行军3000多公里,官兵均处于疲劳状态,夜间战场机动要冒风险,是否开灯行进。望着犹如黑洞的前进道路,指挥层没有犹豫,“这不是游山玩水,是带兵打仗。全员全装以战斗姿态开进”!

子夜时分,千人百车兵分两路,“驾驶员注意,前方道路100米处有近30度的坡路,控制好车速车距”“前方200米处右转弯左侧有深坑,尽量靠山体一侧行驶……”路愈走愈险,各个梯队不停通报突遇险情。途中,老天爷又来凑热闹,行进才两小时,一场暴雨不期而至,让久旱的戈壁变得泥泞不堪。意外的是,导演部毫不客气地给泥泞中的部队下达“敌情”,“你部一门火炮运动体抱死,一辆运输车发动机齿轮受损,立即处置”!

经过16个小时、230多公里的战场机动,全旅不掉一车一炮一人,比预定时间提前4个多小时完成战场机动。望着布满灰尘的战炮驶入集结地域,大家不禁慨叹:“这就是实战!”

胜负只在须臾间

集结地并非安乐窝,肆虐的狂风让人吃尽黄沙砾、当上“兵马俑”,可作战筹划一刻也不能停,各种敌情地貌、水文气象、社情民情等信息持续汇聚到“中军帐”,指挥员用一体化指挥平台运筹帷幄,同步展开战法论证,优化作战方案,“立即在羊夫井沟两侧高地加强警戒,防止‘敌人’利用复杂地形对我设伏”,“在基本阵地和预备阵地之间再选一处预备阵地,以便兵力火力快速机动……”可是,作为红军的我们无法奢求“敌对”的蓝军给予怜悯,就在我们立足未稳之际,蓝军不分时间、不分节点地组织袭扰,搞得我们不得安生。为避免作战筹划被打乱节奏,旅指挥员命令勤务小分队在重要路段、必经节点设置哨卡,“现在要做的,就是依据得到的一切情报信息,研判蓝军动态和兵力部署,完成作战筹划”。

终于,在夜幕掩护下,红军完成战役布势,炮兵群率先发力,对蓝军通信枢纽、炮阵地进行火力压制,可没打几分钟,反应迅速的蓝军凭借先进自行火炮和一体化侦察系统锁定我方位置,红军一门火炮冒起标志着被毁的黑烟,我们的炮兵分队长有些吃惊:“敌炮火来得也太快了!要不是我们已开始组织火炮转移,损失还会更大。”为了打掉蓝军的“眼睛”,他迅即向指挥所请求电磁压制,迟滞“敌”侦察雷达,同时各炮群采取“快打快撤、火力轮转”等方式,与蓝军展开火力周旋。仅仅数小时,红军炮兵群就攻击了蓝军20个目标,连续转移阵地20多次,有时刚转移到新阵地,便被蓝军发现并压制,不得不另觅他处。为克制蓝军“发现即摧毁”的体系作战,红军不得不开动脑筋,有一次,干脆在远离主阵地10公里外设置一门火炮搞火力侦察,两次急促射后,蓝军炮群果然还手,红军立即调集所有侦察手段上阵,很快反推出蓝军炮阵地,顷刻间,蓝军阵地多门火炮冒起黑烟……

可是蓝军还不服输,直接呼叫直升机群搭载特战分队,越过前方战场,攻击红军纵深处的炮阵地,这是要“直捣虎穴”呀。这下子,红军炮兵群既要为前沿步兵、装甲兵提供火力支援,又要防范蓝军随时在自己的侧翼展开机降,真是“分身乏术”。脱困之道只能是“敌来我动,敌走我打”,机警的炮兵分队观察员关学勇从雷达杂波中准确锁定蓝军一处机降场,“报告,前方1000米处,发现蓝军机降场。”“火力急袭!”简短命令带来的是猛烈炮火,蓝军机降场地被摧毁,紧接着,旅直属防空分队与炮兵群自有防空力量合力一处,用炽烈的火网阻绝了蓝军直升机的前进方向。

当多天的青铜峡对抗演习结束时,我在列车上回望渐渐远去的峡谷,脑海里逐渐意识到,今天的陆战,无论如何要“跳出”兵种旧思维,由重视火力向既重视火力更重视信息力转变,必须融入体系练打仗。

向勇 于德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