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光荣力量  2021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
第8版:专版 2021-08-16

光荣力量 2021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

钟鸣

罗晓平

张玉花

钱海军

郑军华

邹世昌

李国文

戴倩

王利

朱瑞霞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群体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疫情防控流调队

王友农

李勇

衣爱娟

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

盛晓涵

王晓溪

吴衡

黄昌富

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

宋杰

陈赛娟

华测导航北斗AI项目青年团队

陈尔真

黄翔

赵兴洲

宋寅

张军萍

罗震光

李晓静

上海退役军人驰援河南洪灾志愿服务队

李秀勤

陈火培

盛弘

王振伟

陈帼英

李芳

王姝婷

何学锋

上海边检总站上海机场边检站

叶正文

陆伟锋

孙刚

刘燕飞

官景辉

王怀花

施德华

“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蓝图谋划”

孙筱和

兰云科

武戈

吴胜荣

张心亚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团队

李睿

上海天文馆建设团队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彰显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铸牢城市软实力精神内核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报业集团、东方网承办,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红途”平台、哔哩哔哩等协办,开展“光荣与力量——2021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本次活动以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时间周期内,本市涌现的事迹突出、精神可嘉、社会认可、影响广泛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为推选对象,经各基层单位踊跃推选,共57位先进典型成为候选人。现诚邀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网络投票,推选您心中的“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网络投票时间为8月16日至8月22日。以下是候选人(团队)简介:

1钟鸣,男,汉族,1978年生,中共党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他是上海首位逆行武汉的医疗人员,在金银潭医院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对重症患者进行呼吸机治疗,对危重患者进行ECMO治疗,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

2罗晓平,男,汉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人民政府驻昆明办事处原主任,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原组长。作为上海援滇干部脱贫攻坚的“突击队长”,2015年以来率三批次、300余名干部助力云南对口74县实现脱贫摘帽。曾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

3张玉花,女,汉族,196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航天局科技委常委,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她带队顺利完成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飞船靶场试验与发射任务,圆满完成了嫦娥五号和天问一号任务,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

4钱海军,男,汉族,197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党委委员、副总队长。从警28年,累计参与、指挥、指导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100余起,抓获3万余名犯罪嫌疑人,挽回群众经济损失超过26亿元,形成了打击“套路贷”的“上海模式”。抗击疫情期间,牵头侦破涉疫案件140起。因劳累过度,牺牲在岗位上。

5郑军华,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他是国内多器官保存液的发明人,上海微创泌尿外科的开创者,国内肾癌研究的引领者。他带领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除夕夜紧急驰援武汉,在金银潭医院连续奋战67天,建立了适合武汉的“五个上海模式”。

6邹世昌,男,汉族,193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攻克了“甲种分离膜”元件制造工艺,是“两弹一星”的研制专家之一。是我国离子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先驱者、上海集成电路领域的奠基人。

7李国文,男,汉族,197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县委原常委、县政府原副县长(挂职),上海杨浦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探索出“上海龙头公司+本地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下鸡、黄花菜和白茶扶贫产业,帮助打开市场,建立起“带不走”的绿色食品加工全产业链。曾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

8戴倩,女,汉族,199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普外科护士长、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新冠疫情暴发后,她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并坚决请求进入最危险的ICU战疫小分队。她熟练运用重症护理技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曾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

9王利,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宝钢首席研究员,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9年始终奋战在汽车用钢研发一线,他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率先开发了第三代钢产品成套技术,成就了我国先进高强度钢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跨越。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10朱瑞霞,女,汉族,197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模块部特种焊接工、高级技师。23年的刻苦钻研让她由一名普通清洁工成长为央企技术创新带头人,先后攻克了镍铜管焊接变形、钛合金焊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在远望系列船、“雪龙2号”等的建造中屡建功勋。

11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群体。由46位百岁新四军老战士组成,平均年龄102岁,平均参加革命时间80年,平均党龄79年。他们年轻时代投身革命,立下卓越功勋。进入新时代,他们继续发光发热,讲述红色故事、传播革命精神,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树立榜样。

12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疫情防控流调队。由市疾控中心核心专技人员组成,硕博比例达58%,平均年龄36岁。疫情发生后,他们始终奋战在防控最前沿。完成2300余名确诊病例和4.6万余名密切接触者排查,重点场所33万余件样品采样检测,成功处置140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等。

13王友农,男,汉族,196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国际疫情最严重时,他率领吴淞口邮轮港率先接收国际邮轮非经营性停靠,在严密机制和严格把关下,实现了“零输出、零输入、零感染”行业奇迹。劳累过度因公殉职,终年51岁。

14李勇,男,汉族,197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所长。他用心守护中共一大纪念馆周边的治安安全,建立“一点触网感知、三方联动处置”治安格局,使区域智能安防建设全覆盖,将处警时间缩短到1分钟内。曾两度赴海外维和,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

15衣爱娟,女,汉族,1953年7月出生,青浦区白鹤镇梅桥村村民。几十年如一日赡养母亲、婆婆和养母三位母亲,坚守到自己古稀之年,用实际行动践行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们继承了她的优良品德,个个孝敬老人,家庭和睦。村民们深受感触,纷纷学习效仿,形成了良好道德风尚。

16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迄今服务各界参观者超7.5万人次、年均讲解700多场。参与上海“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探索,创新开展线上云游、多语种宣讲,排演建党百年原创话剧。展馆已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7盛晓涵,男,汉族,2005年2月出生,上海市格致中学学生。他用“教科书式”的心肺复苏,为一位突发心梗倒在路边的老人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直至救护车到来才悄悄离去。他做好事不留名,热心社会公益,将见义勇为奖金全额捐给了家境贫困的心脏病患儿。

18王晓溪,男,汉族,198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顺丰速运集团(上海)速运有限公司一线收派员、文明交通倡导员。抗疫期间,他一人主动承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及医护家属楼的快件收派工作,连续63天坚守岗位,日均派送500箱各类捐赠物资和医疗物资,从未延误。

19吴衡,男,汉族,198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金山区金山工业区朱行居委会副主任。天生双足内翻,使他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经历七次手术,但他始终用爱心和奉献回报社会。2017年和2019年,他两次为同一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金山区二次捐髓“第一人”。累计走访帮扶残疾人等超过5000人次。

20黄昌富,男,汉族,197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先后参与负责高速铁路、南水北调等40多项国家超级工程建设,打破了国外垄断盾构技术“卡脖子”难题。作为企业管理者,他用短短两年把企业打造成增长最快的千亿建筑集团。

21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积极发扬“老西藏精神”,克服高原艰苦条件,为日喀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对口支援日喀则五县(亚东、定日、江孜、萨迦、拉孜)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发挥“组团式”医疗和教育援藏优势,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曾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

22宋杰,男,汉族,197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金山工业区管委会委员、社区党工委委员,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作为第十批上海援滇增派干部,他筹资金、定项目、带产业,牵线公益项目、组织结对助学。共实施帮扶项目67个,筹措资金超过1.7亿元。

23陈赛娟,女,汉族,195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科协主席、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血液恶性疾病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研究,领导了早幼粒白血病协同靶向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使该病成为第一个可以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24华测导航北斗AI项目青年团队。这支平均年龄三十多岁的队伍专注于北斗高精度GNSS技术的集成开发应用。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中,由青年突击队成员参与攻坚、改良的北斗高精度接收机成功登顶珠峰,完成了峰顶GNSS测量任务,这是国产北斗定位装备第一次取代进口装备登顶珠峰。

25陈尔真,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从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到新冠疫情,先后20多次参与国家重大救援任务。他带队全面接管武汉3个重症病区,将上海重病救治的高效管理带到武汉,形成“一人一方案”治疗模式。

26黄翔,男,汉族,197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铁路上海站地区管委会办公室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面对日均4.2万人次春运返程大客流的考验,以及区域内铁路、直通口岸等五线交汇的压力,他协调指挥站区安全防疫工作,坚守“上海陆上北大门”,保持着站区无1例聚集性疫情的良好“战绩”。

27赵兴洲,男,满族,1960年12月出生,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支教老师,上海市嘉定区杨柳初级中学退休教师。退休前两度赴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久治县支教。为学校首开音乐课,举办校园歌手大赛,组建校园乐队,带领16名藏族学生到上海献演,用音乐架起了交流的桥梁。(下转第9版)(上接第8版)

28宋寅,女,汉族,198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飞行管理部党支部副书记、飞行管理部副部长、搜救机长。作为我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她扎根东海救助一线,共执行救助任务273起,累计安全飞行时间3115小时,成功营救了218名遇险人员。

29张军萍,女,汉族,197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庄镇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康城社区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她带领社区工作者们共同坚守在抗疫第一线,长期保持着康城这个超大社区零感染、零疑似的纪录。她连轴驻守社区90天,每天在岗超过18个小时,筑牢疫情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

30罗震光,男,汉族,197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挂职),新民晚报社主任记者。推动喀什地区广播电台的开播,联系保障热播综艺节目入喀拍摄,有力助推喀什地区的旅游推广。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他积极协调制作播出助农公益片,帮农民减少损失。

31李晓静,女,满族,197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护理部主任,上海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曾参与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和四川抗震救灾,新冠疫情暴发时,她再次主动请战。带队在武汉奋战65天,募集医疗防护物资和生活必需品,整体接管北四病区护理工作。

32上海退役军人驰援河南洪灾志愿服务队。由上海浦东三栖应急救援队和上海虹鹰消防救援志愿服务队组成,是一支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民间救援力量。河南特大洪水暴发后,两支队伍分别第一时间驰援郑州参与救援行动,共成功转移受困群众6000余人。

33李秀勤,女,汉族,197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长岛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10年辗转6个居民区,创建“幸福树”“幸福岛”等特色党建项目。她曾患癌症,但不畏病魔、一心奉献,探索形成“擎、情、勤,嗅、绣、秀”社会治理工作法,培育成立工作室,有序引导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34陈火培,男,汉族,193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奉贤区西渡浦达装饰公司退休工人。他是有着63年党龄的老党员,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故事宣讲员,受到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他在村里为村民宣讲红色故事。多年来义务宣讲党的方针政策3000多场次。

35盛弘,女,汉族,198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古北市民中心主任。她总结出“融”国际社区工作法,创新设立古北市民议事厅。抗疫期间,设立中、英、日、韩四国语言公众预防宣传栏,实现对境外重点国家和地区返沪人员的闭环管理。

36王振伟,男,汉族,198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作为首批中医专家进驻市公卫中心救治患者,后又加入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担任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七病区治疗组长。他运用中药、针灸、传统功法、穴位敷贴等,疗效显著。

37陈帼英,女,汉族,1954年12月出生,上海巴士电车有限公司退休职工。陈帼英年轻时不幸患上甲状腺癌,丈夫张允庆的悉心照料挽救了她的生命。几年后,张允庆遭病魔缠身,陈帼英毅然扛起了照顾爱人的重担,30多年不离不弃。丈夫离世后,陈帼英化悲痛为力量,把爱延续到了社区公益事业中。

38李芳,女,汉族,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图们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她牵头建立社区防疫共同体,发放“彩虹出入证”,解决快递无接触配送难题,全力保障居家隔离居民生活。为群众提供上门接种服务,切实提升疫苗接种效率。

39王姝婷,女,汉族,199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浦东机场海关旅检处旅检三科副科长。原定春节回家筹备婚事的她,接到抗击疫情命令后,立即退票投入到一线工作。作为流调医生,她顶住通关人数激增、旅客情绪波动等压力,迅速组建高效卫检团队,展开细致排查,最高峰一天需排查旅客300余人。

40何学锋,男,汉族,196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闵行区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上海市七宝外国语小学校长。他投身教育30余年,将闵行区实验小学打造成家门口“好学校”。他带队成立教育集团,引领结对偏远学校、薄弱学校,辐射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学校齐头并进。

41上海边检总站上海机场边检站。现有民警、职工、文职人员1582人,承担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检查出入境人员总数连续18年位列全国空港口岸第一。组建19支、共570人的“党员突击队”,圆满完成CA936、CA942等多架次涉疫高风险航班入境查验工作。

42叶正文,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果所所长。作为国家桃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他从2011年至今,在云南、贵州、湖南、山东等地建立10个科技扶贫基地,聚焦黄桃产业,累计帮扶12万贫困户、33万果农脱贫,辐射带动16个县脱贫摘帽。

43陆伟锋,男,汉族,197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交警支队沈海高速公路朱桥检查站站长。疫情防控期间,他连续加班加点,带领全站民警、辅警及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坚持“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牢牢守住入沪西北通道。先后3次对查控方案升级调整,使工作高效有序。

44孙刚,男,汉族,1980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金发汽车材料基础研究技术经理、高级工程师。扎根汽车新材料行业13年,攻克了多项新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获得第一作者授权发明专利24项,打破了国际巨头在汽车新材料行业的垄断地位,为解决国家汽车工业“卡脖子”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45刘燕飞,男,汉族,1987年6月出生,华侨城物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职员。他不顾生命危险与歹徒搏斗,身中数刀仍拼尽全力把歹徒行凶刀具掰断。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歹徒终被擒获。刘燕飞刀伤严重,总计缝了25针,但康复后又马上回到了工作岗位。

46官景辉,男,汉族,197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十二支队党支部书记、支队长、四级高级主办。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组织查办了销售假冒口罩、哄抬物价、消毒用品虚假宣传等一系列事关群众健康安全的重大案件,诠释了新时代市场监管人的使命担当。

47王怀花,女,汉族,1954年8月出生,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银河居民区居民。一天夜里,王某醉酒后,在回家路上向居民海某连捅两刀,海某母亲也被刺中。王怀花听到呼救声立即跑下楼,赤手空拳与手持刀具的王某搏斗,最终配合警察将行凶者送至公安机关。在搏斗中,她左手被割伤,缝了十几针。

48施德华 男,汉族,194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嘉定区安亭镇讴象社区居民。作为参加援越抗美战争的老兵,为了完成牺牲班长遗愿,他历经艰辛,足迹遍及全国,历时20多年寻找到了26位烈士的亲属,给他们送去烈士生前的珍贵信息,并送上诚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49 “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蓝图谋划”研究攻关青年团队。成立于2016年,团队成员是来自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战略规划、政策研究等领域的青年才俊。他们集智攻关研究,谋划科创中心建设新的蓝图。他们引智国际咨询,凝聚全球智慧。他们投身科创立法,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50孙筱和,男,汉族,198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与科技创新处副处长、临港新片区团工委书记。他最多带领过3000人的青年志愿者团队,最长连续半年加班无休。面对疫情,他制定企业防疫和复工指南,助力临港新片区率先实现亿元以上产值企业、规上企业100%复工。

51兰云科,男,畲族,197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才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退役后白手起家办公司,吸纳大批退役军人就业。常年为革命老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资助特困家庭学生。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随同海军军医大学驰援武汉提供餐饮保障。

52武戈,男,汉族,197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安检护卫保障部旅检二科科长。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他担负浦东机场入境旅客的防控识别、分类引导、转运护送等任务,以场为家,连续奋战,落实“一人一单、一单到底”的防输入闭环式管理,全力遏制疫情通过口岸传播扩散。

53吴胜荣,男,汉族,195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大胜卫生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创办24年来坚持创新,获68个国家专利,230多张国际认证,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暴发后,他带领员工加班加点生产,仅为钟南山院士团队和松江区师生捐赠口罩就超过50万只。

54张心亚,女,汉族,194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张心亚助残工作室理事长。退休以来,一直致力于社区残疾人事业,2012年成立“张心亚助残工作室”,带领志愿者们以残障人士需求为导向,先后服务41万人次、服务时长48万小时。即使在胃癌治疗期间,她仍不忘探望残障儿童。

55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团队。团队由长三角三省一市抽调人员组成。围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地实施,积极发挥统筹协调和服务枢纽作用,编制实施两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科技产业、交通能源、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专题合作。

56李睿,女,汉族,1999年8月出生,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面对家乡河南的暴雨灾情,李睿运用专业知识和互联网工具,创建了一份《待救援人员信息》在线文档,迅速搜集整理群众求救信息,在线文档更新了270多个版本,突破250多万次访问量,真正变成了“救命文档”。

57上海天文馆建设团队。共有成员64名,平均年龄35岁。团队攻克多项空间结构技术难题,如实现国内首例长36米、跨度61米的钢结构大悬挑,“悬浮”于混凝土壳体上方直径29米的球幕影院,仅少量点支撑的200多米长旋转步道以及直径40米的倒转穹顶等。

参与方式:本次推选活动参与方式为网络投票,请您从以上57个候选人中,选出您心目中的10位感动上海年度人物。1.您可以登录东方网“2021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专题,文明上海网、上海社会宣传网、“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红途”平台、哔哩哔哩或“申音嘹亮”“东方日记本”等微信公众号专题了解候选人信息,获取投票链接。2.您也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为“感动上海”候选人投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