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从全民全运到全民运动 再见 陕西 你好 粤港澳
第18版:陕西全运会特别报道 2021-09-28

再见 陕西 你好 粤港澳

——全运会闭幕式内外的三种表情

全运会吉祥物在闭幕式上表演

陕西省长赵一德、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广东省长马兴瑞、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和澳门特首贺一诚(从右至左)交接全运会会旗 本版图片 新华社

昨晚,伴随着全运会会旗与十四运会会旗在音乐声中缓缓降下,赛会吉祥物“朱鹮”轻挥羽翼,燃烧了13天的全运圣火缓缓熄灭,陕西全运会的大幕正式落下。古都的大雨,阻挡不了大众对体育的热情,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内举行的闭幕式,简约而不简单,会场内外的参与者所呈现出的三种表情,更展示了四年一度中国体育盛会的风姿。

自豪

闭幕式伊始,伴着运动员进行曲,37个代表团的代表运动员在官方旗手的引领下,迈着坚定的步伐进入会场,他们的表情里写着两个字:自豪。

十四运会的比赛日里,参赛选手在各个赛场奋力拼搏,为观众奉献一场场精彩的赛事,正是点滴汗水的积累,才能浇灌出盛会结束时的自豪笑容。登上闭幕式舞台的运动员代表里,有刘湘这样成名已久的选手,也有许多并不为人熟知的名字,不论是职业名将还是群众体育爱好者,不论是否久居聚光灯下,更不论全运会的成绩如何,他们都在三秦大地的舞台上,展示了追梦的决心。可以说,全运闭幕时刻那自豪的表情和灿烂的笑容,便是对所有运动员最好的奖赏。

脸上同样写满自豪的,还有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昨晚,媒体村的商业街上,几家店铺的屏幕里,放着闭幕式的直播画面。稍早前与记者聊起这些天服务的感悟,作为志愿者的史飞感慨,这是他人生中最特别的一段经历。因为平时喜欢篮球,他在看到全运会志愿者招募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虽然没能如愿前往篮球场,但在村里也得到很大的锻炼,每次看到媒体老师向我道谢,我就特别高兴,为自己的选择和表现感到自豪。”回头看了一眼屏幕上的闭幕式实况,史飞笑着说:“以后不论遇到什么难题,回想这次经历,就应该都能克服了。”

不舍

虽然很多时候不愿意承认,但全运闭幕的确等同于暂时离别。这样的时刻,总难免有些伤感,全运会的闭幕式,自然也充满着不舍。

闭幕式文艺汇演的第一幕,登台演员以媒体记者的视角,表现了从初到陕西,参与开幕式与赛事报道到盛会闭幕,带着不舍离开的过程中,与志愿者、医护工作者、各赛场工作人员交往的过程。表演中呈现的一幕幕,引发不少人的共鸣,过去十多天的经历,如同电影一般出现在脑海,在三秦大地的旅程要画下句点那一刻,不舍的情绪慢慢浮现在众人的脸上。

与开幕式一样,十四运会的吉祥物秦岭四宝来到现场,与两周前那个夜晚的欢快与活跃不同,面对熄灭圣火的任务,四个小家伙谁也不愿意接下,一只神态可掬的“大熊猫”更是坐在地上不停摇头,目睹这一幕,观众席里发出几声感叹。真到了离别时刻,又有谁不希望它来得越晚越好呢?

期许

从会旗完成交接的那一刻起,全运会进入“大湾区”时间。四年后,首次由多个地区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将点亮粤港澳大湾区的夜空。

“2025,相约粤港澳!”前几天完成比赛任务后,苏炳添和刘诗雯等广东选手代表,便在镜头前留下了这样的期许。昨晚的闭幕式上,2025年全运会的宣传片初次亮相,优美的自然风光、充足的体育设施和氛围,加上充满活力的人群,这些都让人对四年后的十五运会,有了更多期许。

其实,热爱体育的人们不用等到2025年,四个月后,北京冬奥会就将拉开帷幕,2022年,华夏大地还将迎来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一道道体坛“饕餮大餐”。十四运会在古都西安圆满落幕了,中国体育在未来将奏出强音,值得更多的期待。

特派记者 陆玮鑫(本报西安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