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涛
我是一个既幸运又幸福的人,因为我把我的爱好,干成了职业,熬成了事业,未来还想成就丰功伟业。
开篇这段话,是我从1994年当兵来到上海服役,至1999年退伍后留在上海创业,在上海生活工作27年的自我总结。这段话里,有我当年学艺的初心,也有我对未来从艺的期许。
艺风艺德,这四个字说说很容易。作为从事语言艺术的曲艺演员,谈一谈这四个字的学习感悟和心得体会,也不是难事。关键是如何做到“学而时习之”,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形成良好的正向的有积极引领作用的艺风,需要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能够具备有觉悟有担当有水平有作为的艺德。艺风是整个行业形成的群体性的风气,艺德是从艺者每个个体必须具备的修为。只有每一个个体都具备德艺双馨,文娱行业才会具有引领社会风尚、服务人民大众的风清气朗、润物无声的艺风。
今年七一,作为文艺工作者这个群体中的自由职业代表人士,我有幸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聆听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我一直在回顾自己过去的工作和未来的计划。
从3月23日至7月23日,我带领团队,和长宁区委统战部联合制作了100回党史故事短视频《党史故事每日一则》,共计时长716分钟。由我执笔创作并演出的相声《我是党史宣传员》《辛丑两甲子》,快板《伟大开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等,不仅下社区走基层进机关演出,还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
接受《人民政协报》采访的时候,曾被记者问道:作为相声演员,如何看待曲艺艺术讲党史故事,其优势又有哪些?至今我依然会这样回答:曲艺艺术是来自民间,扎根基层的艺术,或说或唱,或有说有唱,最大的优势是运用了受众最容易听懂,最易于理解,最便于传播的语言。艺术区别于学术就在于,学术更需要针对一个领域进行纵向的高精尖的研究和探索,而艺术更擅长面对受众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横向解读演艺和传播。
我是一名曲艺演员,从事相声、快板书的创作和表演,讲好党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曲艺艺术具备极强的优势。
作为一名扎根上海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文艺工作者,我坚信,在上海这片有着浓重红色基因的党的诞生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创作更多富有正能量的,体现上海城市品质和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以最大的努力,树立新形象,引领新风尚,担当新使命,有所新作为。
书法艺术讲求文以载道,弘道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