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生·新所内,“社区·元空间”之“云Cloud”
砼亭
沈烈毅《跷跷板》
张权《游乐园——胡萝卜找到的第一天》
“红桥故事”的老照片
在照片的原位置创作的桥头雕塑《红桥故事》
蔡磊《剩下的黄色》
作品《年代置物架》
作品《一动一临汾》
◆琳 恩
作为今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区,新华街道“上生·新所”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和之前的艺术季在黄浦江沿线为作品划出“舒适圈”不同,本次艺术季主打“15分钟社区生活圈”,艺术季首次走进上海城区。
“光用眼睛看作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艺术季的艺术策展人沈烈毅的话道出了不少参与打造上海社区生活圈艺术家、设计师的心声。艺术设计是能带给人幸福感的事物,要把作品更好地融入空间有限的社区中,与人们朝夕相对,就要让作品像细胞一样,在生活圈中充满活力、自然生长,潜移默化地成为市井一景。 ——编者按
创意工作者们和他们的作品离老百姓的生活近了,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在规划完善的城市中心空间,一件公共艺术、一件城市家具根本无法以大拆大建的方式随意介入。用艺术季的艺术策展人沈烈毅的话来说,他们甚至不能挪动一个车位、一个垃圾桶……在诸多条件的限制之下,要如何发挥所长,实现社区的微更新,成为横亘在包括沈烈毅在内的创作者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过,他们已经找到了让难题迎刃而解的方法。沈烈毅召集了一众国内外创作者,在这片不大的地界中植入7件公共艺术作品。令一些评论家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原本应该被打上个人标签,张扬创作者自身风格和个性的作品,却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不抢眼,能在不经意间带给路人意外的惊喜,也能让居民第一时间欣然接受,在其后的日常生活与之和谐共处,悄然享受创意带来的岁月静好。
创意成为社区生活构成细胞
“我们都知道,如果在家里放一件个性太过鲜明,设计语言过分张扬的家居或者装置,就会有喧宾夺主之嫌,仿佛它才是家中的主角。这个道理在公共空间中也是一样的,放肆任性的创作,固然能吸引人的眼球,但并非城市更新的好选择。”设计师王昕在分析公共艺术、城市家具的适宜性时,打了这样的比方。言下之意,作为人们日常社交和栖居之地的社区,等同于放大了家庭活动空间,公共艺术和城市家具作品的创作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细节都不是小事。
很多人都记得,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以经典浴盆黄鸭仔为造型创作的巨型橡皮鸭艺术品系列,曾掀起不小的争议。从“大黄鸭”到“大白兔”“大河马”,弗洛伦泰因所创作的巨型体量公共艺术作品在全球巡回展演,每次都像入侵当地的“超级明星”,博得关注的同时,在多地也遭遇了被戳破、火烧、被水冲走的戏剧性“抵抗”。彼时,媒体发出了疑问:“大黄鸭算好的公共艺术吗?”一方面,人们无法忽视“超级明星”的存在,以猎奇和打卡的心态,对其驻足观看;另一方面,很多人也诟病和排斥“入侵者”在身边和眼前“晃悠”。
事实上,“大黄鸭”并非最极端的案例,这类创作有着“爆发力”,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细水长流式的审美需求有着不小的距离。
而秉持打造人民城市理念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轻轻放,不打扰”已然成为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准则,即便大体量的作品也是如此。
上生·新所内的“社区·元空间”之“云Cloud”为居民营造了一片艺术化的小憩空间;由张权创作的《游乐园——胡萝卜找到的第一天》,巨型的蓝色拟人兔子在人才公寓屋顶平台上坐着,好似普通居民中的一员;南侧通道口蔡磊《剩下的黄色》,用线条勾勒残缺建筑空间、分割街道内外关系,作品和空间呈现一种剧场化的互动关系,却又内敛、克制而含蓄。沈烈毅本人的作品《跷跷板》装置,以社区的树木为轴,因地制宜的做法让创意在社区扎下了根。
不只是“上生·新所”的作品,灰空间建筑事务所在多伦路打造的砼亭也属于“悄然植入”。用团队负责人的话来说,他们创作的不仅是和街道原有铜像以及都市景象相呼应的全新雕塑,也是让大众歇脚休憩的微型场所。
而参展艺术季的杨浦区四平社区,诸多公共艺术作品也融入社区,成为社区生活的构成细胞。在四平社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门口,80米长的“口袋花园”落地的各种天马行空的实验性游乐设计,既符合设计创意的氛围,也成为了孩子们的课后乐园,在“轻放不扰”的前提下增添了“社区的温度”。
为社区居民和在地文脉画像
为了让作品融入社区生活,沈烈毅召集的创作团队,在新华社区驻地近1个月,进行实地考察。“这段时期在这里,一砖头砸下来,10个人中或许9个都是艺术家。”按照他的解释,要做好公共艺术、城市家具作品,首先就要把在地性研究做扎实,为社区的文脉和社区居民群体精准画像。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说过:“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时至今日,这句话对创意工作者仍极具启发意义——要让公共艺术作品和城市家具融入生活,自然生长,就要从关注人在空间中的情感需求出发,让看见作品的普通人也成为参与者,切实感受和体验艺术设计作品中蕴含的叙事表达。
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社区生活圈总规划师周俭在探索艺术创意“在地性”融合时,首先是寻找有故事、有记忆的地方。他们参考当年媒体报道过的一对全国劳模夫妻推着自行车在当地红桥上的照片和故事,按照照片的原位置,创作了桥头雕塑——《红桥故事》,用讲故事的创意方式,在情感上与社区居民形成互动和共鸣。
而在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策展的静安区临汾社区,各种创作无不紧扣社区的“脉动”。名为《一动一临汾》的作品,以全新的临汾路街道LOGO为灵感,用彩色玻璃构成万花镜,变幻出社区多彩的模样。另一件《根植计划》邀请了居民通过分享自己的老照片来讲述社区故事。扫描作品的二维码,就能聆听居民们讲述的社区美好回忆、感人故事,“高大上”的创意,让老百姓看得懂,也更温暖亲切了。作品《年代置物架》,则是在老房子新加装的电梯间上创作的老物件插画,展现老物件与新生活的交流碰撞。
这次艺术季,“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人们看到了在国际设计之都,艺术融入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轻轻落地,悄悄生长,走进人们的心中,正是创意与烟火气“无缝”融合的最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