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金山奠基 红园好“枫”景 宅前屋后种上菜 “迁建农民”解乡愁 彭海兵 半生捕鱼“刀鱼王” 今成长江守护者
第11版:郊野大地 2021-12-10

彭海兵 半生捕鱼“刀鱼王” 今成长江守护者

在最近进行的一次长江口生态环境调查中,崇明东风西沙水域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数量约6头,这是市生态环境局多年来观测到数量最多的一次。而今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长江水域崇明段进行鱼类监测时,一网下去捕捞到近两百公斤刀鱼。长江全面禁捕效果显著,而其背后离不开执法人员以及志愿者坚持不懈地巡视。其中,就有一位名叫彭海兵的志愿者,他曾经有一个外号——“刀鱼王”,如今他更愿意被称为“长江守护者”。

放下渔网保护长江

陈家镇奚家港,是崇明区著名的渔港。在众多停泊的渔船中,彭海兵的两艘船格外显眼,它们是护鱼船,专门为巡查长江、监测水生动物而建造。发动引擎,彭海兵驾船出港,他和三位志愿者穿着“鲟豚使者联盟”的制服,这次巡航的目的,是每月一次的生物监测。

说起“刀鱼王”的外号,彭海兵摆摆手:“那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想想也没啥好自豪的。”1972年出生的彭海兵20岁就开始和人合伙贩卖刀鱼,后来又自己买船、造船,出去捕捞,生意做得最大的时候,手下有四五十条捕鱼船,也曾是持有刀鲚专项捕捞证的捕捞者。

“上世纪90年代长江刀鱼还很多,最多的时候,一天我能收1万斤刀鱼,一网下去三四百斤都很正常。”彭海兵说,他还记得那时的长江真是渔业资源丰富的宝地,但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让这样的场景一天不如一天。渔船越来越先进、下网越来越深、网口越来越小、电鱼滥捕层出不穷,这样鱼儿就遭了殃,最后一网三四条刀鱼都捕捞不到,彭海兵当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了。

2011年,位于崇明东部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找到彭海兵,说是要租借船只,用于水生野生动物监测以及其他科研项目,这是半生靠捕鱼、贩鱼的彭海兵第一次加入了水生动物与生态环境保护。2015年,彭海兵正式告别了捕鱼、贩鱼的老本行。之后,他成立了“鲟豚使者联盟”志愿组织,成为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一名志愿者,协助科研人员做科研项目,对长江流域的珍稀水生动物进行监测。

见证长江又成乐土

曾经“靠江吃饭”的彭海兵,如今依然是“靠江吃饭”,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方式。他出资新造了船只,成立了船舶租赁公司,租赁给有需求的科研单位,目前和他常年合作的科研单位有六七家。

每月一次的巡查从奚家港出发,从团结沙开船到新河,最远到东风西沙有约100海里巡线。因为彭海兵和手下的船老大常年捕鱼,他对崇明周边的水文情况与水生物资源状况非常清楚,经常可以观测到江豚出没,下网试捕也是非常精准,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彭海兵说,在巡查过程中,看到江豚是最让他开心的事情。这种可爱的生物成群结队出没,二十年前经常可以看到它们拖家带口在长江玩耍觅食,数量最多时有十几头,但后来随着长江过度开发,鲜有它们的踪迹了,直到最近两年,随着长江大保护的进行,江豚们又回来了,这让彭海兵更加坚信,自己的转行是有价值的,他的工作正在让长江变回曾经生机勃勃的样子。

捕鱼半生,如今毅然放下渔网成为了“长江守护者”。彭海兵觉得,这是对曾经向长江无度索取的反思与弥补,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不想以后有一天,当子孙们问起长江里为什么没有鱼?中华鲟、江豚去哪了时,我会无言以对。”而现在,他有底气回答,长江依旧是鱼儿的乐园,而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本报记者 李一能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