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炯强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在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火星探测、中国空间站人员长期驻留、嫦娥五号样品研究等国人皆知的大事,位列其中。
有些科技事件,可能普通人并不关心,也未必能看懂,却是中国科学家的重要突破,其意义不亚于登天揽月。比如,中国的一支超级计算机团队打败谷歌量子计算机,打破其宣称的“量子霸权”,摘得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又比如,中科院主导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在银河系内发现12个超高能宇宙线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观测时代。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人在农业领域的原创突破亦令世人瞩目。首先,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还有,中国种子创新的一支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一种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可望未来大幅度提升粮食产量。此两项研究成果,均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提供了应对之策。
2021年,中国拿出手的科技进展值得国人自豪,可是,对比国际上的十大科技进展,我们更应冷静清醒。
且看:全球首个“自我复制”的活体机器人诞生。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繁殖方式,并利用其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可进行自我复制多代的活体机器人——Xenobots 3.0。它仅有毫米大小,是一种从未在地球上出现过的、活的、可编程的全新有机体。
再来看其他的:核聚变向“点火”迈进一大步,“基因剪刀”首次治疗遗传病,史上最冷反物质问世,借助AI技术破解蛋白质结构预测难题,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两项数学突破,科学家“绘制”最清晰原子“特写”……这些科技进展,将是全人类之福。需要期待的是,中国科学家将来能够参与其中。
无论是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还是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其核心仍是那两个字——“原创”。我们常说的“卡脖子”技术,追根溯源,源头就在基础的原创科研。所谓原创,未必马上能用,也未必马上能见真金白银,却能带来长久深远影响的科学发现。两个“十大”,我们与国际相比,仍缺“原创”,这是要清醒也该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