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幽兰 (中国画) 我的宝藏王国 隐者蚯蚓 说大道小 我的《清明上河图》
第17版:夜光杯 2022-03-11

隐者蚯蚓

曹益君

蚯蚓,农人叫曲鳝,因而抓蚯蚓叫“捉曲鳝”。相比花鸟虫鱼,它们竞相秀美于自然舞台,很多时候藏匿于土壤,是大地隐士。

初冬时节,西风骤紧,蚯蚓吃饱喝足后,赶紧收拾行囊,拖家带口,向泥土深处掘进,因为它们已摸到冬的寒颤,要去下探一个温馨巢穴。于是地表深处,或是石块、瓦砾下的小坑,全家和满交缠,融融乐乐,享受这特有宁静奇特,拥抱冬日情怀。

然而美梦时有惊扰,当农人翻土捣薯,挖土开渠,翻动石块时,地下蚯蚓爆亮了。寒风下它们蠕动翻滚,却无怨言。不多时,它们就四处爬散,缩身、弯曲、扭动、伸展,转眼没了踪影。

冬去春来,大地苏醒,万物复苏,地下蚯蚓一伸懒腰,吮吸泥土气息,努力爬将上来。春风里,它们抖擞精神,昼伏夜行,来去无影,带给人们一个静谧神奇的春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地上蜜蜂嗡嗡采蜜,地下蚯蚓也一刻不闲,它们可是松土高手,农人帮手。有人曾测算,蚯蚓每天地下来回穿行达180米,有效疏松改善土壤9公升。更为重要是蚯蚓粪便含丰富氮、磷、钾等无机盐,让土壤更加肥沃松软。而这样一份沉甸甸功劳,蚯蚓却从未发声。

不过行踪神秘的蚯蚓,也有露脸赏光时刻。晨曦里,一场春雨过后,田垄里、塄坎上、河滩边满是蚯蚓。它们腆着大肚,滑溜滚圆裸露着,或躺或爬,或直或弯,怎么开心就怎么着。这番场景可乐坏了蛤蟆,这地上蚯蚓,不正是大地之桌美餐吗?于是它们尽情吃着,嘴里含着蚯蚓,一半在里,一半在外,一时半转还吃不下,可眼睛还贼溜溜看着周边蚯蚓。

大千世界,这看似羸弱的蚯蚓也有不凡时刻,正如它的走路,能屈能伸,让人刮目。对此荀子《劝学篇》写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确实,这份强筋用心,让蚯蚓在土里翻江倒海,游刃有余。难怪达尔文称之为“地龙”“自然耕耘机”,的确有理。蚯蚓多的地块,土质蓬松肥沃,给人捎去春的希望,秋的喜悦。

不仅如此,看似软弱的蚯蚓,也有不屈之志。农人有语“脚踏曲鳝两头翘”,看来卑微的蚯蚓,也有不满反抗的时候。儿时亲眼看到,被小孩掘出玩耍的蚯蚓,在水泥地上,两头弯曲,蹦跳不停,直至跳入泥土,得以逃生的场景,让人耳边扬起清风,敬佩不已。

于家禽来讲,蚯蚓还是极好饲料。儿时家里鸭子吃了蚯蚓,下的蛋蛋黄嫩黄清亮,浓得很难搅开,烧的韭菜煎蛋,黄绿错综,香飘四溢,让人竖起鼻子,一口下去,直呼好吃。而作为钓鱼诱饵,蚯蚓可谓上品,鱼钩上串一条红蚯蚓,抛入河里,香味四散,鱼儿争相吞噬,钓鱼也钓出满满好心情。

蚯蚓药用价值也很了得。《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神农本草经》也有记载,说蚯蚓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当年农人纷纷下地捉蚯蚓,晾晒成干当药材卖的忙碌,至今历历在目。

于苍茫大地,蚯蚓实在微不足道,然而它隐忍不屈,不显张扬,通身是宝,让人感受深切,心怀敬意。

人们不由感慨:隐者蚯蚓,渺小却不凡,柔软却顽强,蜷缩却张力。弱小的你,即使一刀两段,你照样存活。

蝼蛄没有螳螂的优雅身段,没有蟋蟀的昂扬斗志,但它能跑能飞,还会游泳。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